【貧血專題】找出源頭別大意 男性貧血或是患癌前兆

文:何建興 整理:梁盈秀
(吉隆坡訊)貧血(anemia),是指沒有足夠的健康紅細胞或沒有足夠的血紅蛋白將氧氣輸送到身體組織的問題。
血紅蛋白是在紅細胞中發現的一種蛋白質,由它把氧氣從肺部輸送到體內的所有其他器官,而貧血可導致疲倦、虛弱和氣短等症狀。
貧血(anemia)指的是人體血液中的紅血球出現減少,以致無法把足夠的氧氣及養分帶到身體各處,用簡單比喻就是紅血球好比一輛巴士,在巴士上有很多座位,這些“座位”叫血紅素(hemoglobin),當巴士來到肺部時,氧氣就會被血紅素帶上巴士,再送往個身體各處,假如血紅素減少了意味着氧氣不足,那人就會出現諸如容易喘、疲累、頭暈、頭痛及心悸等缺氧症狀,而構成血紅素的元素就是鐵,它除了是造血營養元素之一,更是人體生成能量時重要的輔助因子。
每5名成年女性1貧血
家庭醫學專科顧問陳欣怡醫生(Dr Tan Sing Yee)指出,以成年女性而言,體檢時正常血紅素含量須介於11.5g/dL至16.5g/dL,成年男性則須介於12.5g/dL至18.5g/dL,介於9g/dL至11g/dL即為輕度貧血,介於7g/dL至9g/dL為中度貧血,至於低於7g/dL為重度貧血。
以大馬為例,成年女性的貧血盛行率達17%至25%,大約是每5人就有1人有貧血問題,不過若僅計算18至45歲包括孕婦的話,數據可增加至每3人中就有1人為貧血患者。
“此外,男女長者出現貧血機率也很高,可達30%,只有成年男性會較低大約為10%。不過值得關注的是,若成年或年長男性出現貧血,尤其是華裔更須先排除腸癌的可能性。一名男性向來沒有貧血問題,但卻突然出現貧血,與癌症和腸胃出血息息相關,進一步找出貧血源頭非常重要,男性突然出現貧血可被視為癌症的前兆之一,絕不可忽視。”
“另外,在孩童世界有一種奇怪的行為,即有些孩子會把泥土、泥沙、冰塊或墻壁泥等放入口中吃,然後對吃飯沒有興趣,這類行為在醫學上被稱之為異食癖。”
她曾接觸一個病例,患者已7歲,但仍經常會本能地把“奇怪”東西放入口中,這可視為貧血現象之一,不過早前政府已強制要生產商在25公斤裝及以下的面粉須添加鐵質及葉酸,相信這對改善兒童貧血有所幫助。
在大馬,貧血問題以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aemia,IDA)為主,其次為簡稱地貧的地中海貧血症(thalassemia),患者人數大約為全國人口的5%,至於其他如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貧血的病例則較罕見。
貧血視為症狀非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貧血並非疾病(disease)而應視為症狀(symptom),當一個人出現類似貧血症狀,再進行一個簡單的全血細胞計數(full blood count)後證實血紅素過低即可確診為貧血,之後就須更找出貧血背後的原因。”
比如為何會出現貧血?厘清是哪一類貧血?因為不同的貧血類型在治療上都不同,絕不是“貧血就要吃鐵”。
她提醒,除了IDA及地貧之外,一些長期服用止痛藥或稀血藥患者,或有癌症及慢性疾病的患者,以及上述提及有腸胃出血的男性患者等,都必須根據不同情況給予針對性治療,以腸胃出血為例,它屬於急性須盡快處理。至於診斷為IDA或地貧後也須進行儲鐵蛋白(ferritin)檢驗,從而掌握鐵質不足的真實情況來決定是否須使用鐵補充劑及所需分量。
那是否有哪些人僅從外觀就能看出是貧血患者呢?
“之前曾有一名69歲的男性長者,當他一踏入診所就發覺他臉色蒼白,而他也申訴頭暈,驗血後報告顯示他的血紅素含量為10.7g/dL,證實有輕微貧血。其實貧血症狀並不難辨識,除了上述提及頭暈、容易累等之外,從眼瞼呈蒼白及指甲凹入、頭發及指甲較脆,甚至出現不明原因掉發也是可目測的症狀。另外現代職場男女常申訴疲累不已,但以為只是工作壓力或睡眠不足,很大可能就是貧血造成。”
飲食與貧血息息相關
貧血有哪些風險因素呢?
陳欣怡透露,除了上述提及孕婦在妊娠期會有出血以及癌症患者在治療過程會失血之外,一些女性若有肌瘤也會有造成經期大出血而出現貧血,而一般女性在經期出血量大約為80毫升,其實並不會造成貧血,姐妹們無須對此過於焦慮。
“一些常見的慢性疾病比如慢性腎病(CKD)、糖尿病及高血壓等則會造成貧血,理由是他們的骨髓造血功能較差,這點尤其是CKD患者特別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飲食與貧血息息相關,特別是癌症患者及長者,前者因在治療過程中缺乏食欲,後者要麼沒有胃口,再不然就是因不同慢性疾病,如血脂過高或尿酸指數高等,須控制飲食,不可‘大魚大肉’,可是補充鐵質的飲食恰恰就是來自‘大魚大肉’,比如紅肉(豬、牛及羊等)及內臟等,如何維持均衡飲食從而做到補充鐵質,也能避免慢性疾病指數升高更須與醫生商量對策。”
她說,構成血紅素的鐵質來源可分為兩大類,即動物性鐵質及植物性鐵質,相比之下前者較容易被人體吸收,後者則較遜。動物性鐵質就是上述提及的紅肉及內臟,而植物性鐵質則包括全谷類、深綠色蔬菜、紫菜、豆類及堅果類等,因此特別要強調的是素食者也是缺鐵高風險群之一。
“為了避免出現不必要的貧血問題,宜咨詢醫生或飲食治療師,以掌握如何攝取到身體所需的鐵質,包括必要時每月固定攝取鐵補充劑。”
攝取鐵補充劑改善IDA
“通過攝取鐵補充劑是改善IDA最直接及有效的方式,不過在使用上仍須注意使用劑量以及吸收率有多高。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給出的指南,有IDA的患者可視輕、中及重度貧血服用100至200毫克(mg)鐵補充劑,劑量過低並不能改善貧血問題。”
此外,不同形式的鐵質,比如動物性的二價血基質鐵(heme iron)或植物性的三價非血基質鐵(non heme iron),在進入人體實際的吸收程度也有所不同,一般上可能只有元素(elemental)的五分之一而已,因此在選用鐵補充劑時須深入了解。不過若是一般沒有貧血問題的男女,僅只想用於保健用途的話,選擇30至60毫克的鐵補充劑已足矣。
加強吸收力 服鐵補充劑搭配維C
曾有一些人申訴在服用鐵補充劑後會出現腸胃不舒服、便秘或腹脹等現象,因此,要如何權衡是否可吃,建議咨詢醫生或藥劑師為佳。
至於服用鐵補充劑時搭配維生素C,因為維C的還原能力可加強吸收程度,可選擇在早晨、臨睡前或晚餐後2小時空腹服用,再搭配一杯橙汁或水果都合適,切記不可在服用鐵補充劑時喝茶或咖啡,以免降低鐵質的吸收。一般上孕婦會選擇臨睡前才服用,理由是避免在早晨出現孕吐現象。
二合一補鐵劑供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已有二合一的鐵補充劑產品上市,即同時包含鐵質、維C及其他營養素,並且也能加強腸道吸收效果及降低便秘幾率等,也為消費者提供多一種選擇。
那IDA患者須服用鐵補充劑多久才能看到改善呢?一般上只要按照正確劑量,在2周至1個月後驗血已能看到血紅素含量上升,不過要確定已能改善之前流失的鐵質,尚須維持至3個月後才能作準。
至於之後是否須繼續服用則視個人情況而定,假如已可以從飲食中攝取到足夠鐵質包括有攝取到足夠的動物性鐵質,也沒有其他腸胃出血問題,那大可不必服用。
睡8小時仍累或貧血
貧血並非疾病只是症狀,只要能及時發現及着手改善即可沒事,而身為一名醫生,陳欣怡的忠告是不要忽視身體發出的警告,倘若做一些家務或明明已睡足8小時,可是仍容易疲累,須注意是否為出現貧血。
其實,有否貧血只須一個簡單的血檢即可知道。
在確認貧血後則須辨識出是哪一類貧血及在醫生建議下對症下藥,方能一勞永逸解決貧血困擾。
問1:每次經期量也很多,血紅素指數6.1g/dl,目前在吃着鐵劑,如果數值達標了停止補鐵還會出現貧血嗎?狂補鐵質就能改善貧血?
答1:你確定血紅素指數是6.1g/dl嗎?有些人會看錯項目,我猜你所指的應該是血流密度(RPC)。若真的是血紅素指數,那你已患有嚴重的貧血症,鐵劑未必可在短期里幫助你,你或許需要輸血才能改善。如果你的月經太多,可能需要查看原因,也許是子宮肌瘤或子宮瘤造成。除了補充鐵質,也需要找出經血過多的原因,才能解決問題。
缺鐵性貧血症的患者可以透過食物及藥物補充鐵質,這已足夠,如果你真的不想透過飲食及口服方式補鐵,那注射型鐵質也是另一項選擇。注射性補充鐵質也較容易讓身體吸收,效果可以在短時間里見效,只不過需要去診所或醫院進行療程。
可吃水果替代維C
問2:補充鐵質和葉酸時加上維生素C會讓吸收更好?一定要吃維生素C嗎?還是吃多點水果就可以了?
答2:會的。維生素C是會讓我們腸胃對鐵的吸收更好,現在市面上有很多鐵劑和葉酸,更有一些只需1粒就涵蓋多種維生素,你也可分開補充。當然,你可以水果替代維生素C,只因水果里都含有維生素C。
貧血與血型無關聯
問3:血型與貧血有關聯嗎?哪一類的血型比較容易貧血?
答3:沒有關聯。任何血型也可能患有貧血症。
地貧症患無需補鐵
問4:重度α型地中海型貧血症(alpha thalassemia trait)患者可補充鐵質嗎?他們應如何進補?
答4:地中海型貧血症患者是不需要補充鐵質的,只因患者的貧血並不是缺鐵導致。這類患者的貧血問題是因為紅血球受到基因的影響下,而導致紅血球細胞維持在低水平,所以補充鐵質是沒有用的。補充鐵質只是針對缺鐵性貧血的患者才見效。
過量鐵不會生結石
問5:補充太多鐵質食物會造成結石嗎?
答5:不會。即使你攝取太多鐵質食物,身體若無法吸收就會排出體外。腎結石是因為尿酸(uric acid)及草酸鈣(calcium oxalate)導致。
睡前補鐵避免惡心
問6:長者一般都無法完全從食物攝取鐵質,若要服鐵補充劑又擔心副作用,那該怎麼辦?尤其經常經歷胃部刺激和惡心者,怎樣才能確保不會感到不適呢?
答6:作為預防貧血用途,你可選擇低劑量的鐵劑,只要30克左右即可;如果是貧血症患者,你是必須服用一定的劑量,而服用鐵劑的副作用就是便秘、腸胃不適、惡心、嘔吐等,尤其剛開始服用的一兩周,但只要你長期服用,這些副作用是可克服的。
補充鐵劑的最佳的時間點就是早晨,而且是空腹服用,但這鐵質的味道會導致服用者的惡心更嚴重,所以我會建議這類的服用者可嘗試睡前服用。另一建議是,隔一天補充鐵質,例如周一、三、五、日,以此類推地補充,這服用法可減低副作用,也可有效補充鐵質。如果你真的很討厭鐵劑的味道,你可嘗試與食物一起進食,但補鐵效果會稍減一些。
有些鐵劑會列為緩釋劑型(Sustained Release,SR),這類型的鐵劑並不在腸胃分解,而是在小腸,因此,這可大大地減低服用後的不適,所以,選購時可選擇這類的鐵劑。
買鐵劑關注元素鐵
問7:在鐵劑看到元素鐵(elemental iron),兩者有什麼差別?
答7:鐵劑是由多個藥方與營養組成。元素鐵是指我們腸胃可吸收的分量,其實,鐵劑會列明每粒的總鐵質有多少,但我們的腸胃吸收的鐵質大約2至3成而已。
因此,這類的補充劑也會以元素鐵為單位,告訴購買者你大約可吸收多少,所以采購者在購買鐵劑不要只是單單看總鐵質量,元素鐵才是我們要關注的。對於貧血的患者,元素鐵要達100克以上才會見效。
癌症會影響紅血球
問8:血癌早期的症狀,是由貧血開始?貧血和血癌有關聯嗎?
答8:是的,貧血是血癌其中一個症狀。血癌與紅血球的關系沒有這麼密切,反而影響白血球較多。血癌患者的白血球會偏高或偏低,但這癌症也會影響紅血球、骨髓等,因而導致貧血。
紅血球偏高致中風
問9:如果血紅素過高會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答9:這是一個先天性血液疾病,稱為紅細胞增多症(polycythemia),這類患者的紅血球偏高,這多半與骨髓有關,而且導致血液濃稠,經常頭疼,可能會誘發中風、心臟病等疾病。這類的患者必須做血液檢查及身體檢查才能診斷,而且需要轉介去血液科就醫。
服鐵須吃高纖食物
問10:補充鐵劑會造成便秘?該如何改善便秘?
答10:服用鐵劑會導致便秘,因此,服用者也必須多攝取高纖維的食物、喝水與運動。大部分長者補充鐵劑都有便秘症狀,只因長者進食少,而且也較少運動及喝水,因此,若真的無法改善,服用者也可服用軟便劑幫助排便。
如果是痔瘡導致的出血,必須醫痔瘡為優先,才選擇哪一類的補充劑適合你。也不是每一個鐵劑都會導致服用者便秘,若是,服用者可轉換品牌,選購你適合的品牌。
文:陳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