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曬鹽產業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而鯤鯓王平安鹽祭是一個融合宗教、產業、文化、觀光的祭典盛事,自2004年已經開始連續舉辦。
今年的雙十一很特別。我沒有瘋狂購物,也沒有慶祝光棍節。在台灣交通部觀光署雲嘉南(雲林、嘉義、台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邀請下,我和其他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台灣的媒體,來到了台南參加2023年鯤鯓王平安鹽祭,這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鹽祭活動,今年已經邁入第二十年,很不簡單。
到底什麼是“鹽祭”呢?在了解之前,我們先來聊聊“鹽”。鹽是人類最早發展的工業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項國際貿易商品,更是財富的象徵。雪白的晶鹽不但可以調味,在台灣習俗中,每當小孩在夜晚哭鬧不休時,也會在紅布包里放米粒及鹽巴為小孩收驚安心。因此,鹽自古以來就有辟邪與祈福的功能,也具有吉祥平安之意。台灣的曬鹽產業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而鯤鯓王平安鹽祭是一個融合宗教、產業、文化、觀光的祭典盛事,自2004年已經開始連續舉辦。簡單來說,這個一年一度的慶典是將傳統古法產製的海鹽從鹽田護送至王爺廟里,經過法師的作法和誦經後,以保眾生的幸福與平安。
11月11日早上六點多,我們一行媒體人就抵達了已有二百多年歷史的井仔腳鹽田,準備參加平安鹽祭。井仔腳鹽田坐落於雲嘉南地區,也就是台灣西南部的海峽區域。雲嘉南的鹽業早在明鄭時期已奠下了深厚的基石,從引進海水到蒸發、日曬、結晶的過程,動作繁複且技巧高深。儀式開始前,我們圍繞着鹽田拍照。眼前的鹽田一格格整齊地分隔好,每一格里面都有一座雪白的鹽堆,好像一個小型金字塔。鹽田里面有着淺淺的海水,因此地面上可見鹽堆的倒影。有的鹽田已經乾涸,但還是有點潮濕,步入其中需要小心。
我們登上一旁的觀景亭,從高處俯瞰鹽田。這時候,恰好一輪旭日正徐徐升起,鹽堆被柔和的粉紅色籠罩着。畫面很唯美,氣氛卻很熱鬧。鹽祭的開幕典禮由鳴傳天鼓作開場演出,現場也有多名官員、理事與法師一起揭開序幕。一番舞獅與敲鑼打鼓後,來自全台各地的腳車愛好者、北門國中師生以及媒體朋友們化身為250名“護鹽騎士”,沿着多元自行道騎行八公里,將平安鹽一路護送至南鯤鯓代天府前廣場,再親手放入會場的108噸大鹽堆。秋天的氣候很清爽,涼風習習,溫暖的陽光照射大地,再加上沿途風景綺麗,我們這些護鹽騎士體驗了很舒服的一趟騎程。
請鹽祭鹽謝鹽三部曲
鯤鯓王平安鹽祭由三部曲組成——請鹽、祭鹽和謝鹽。在井仔腳請鹽後,法師在南鯤鯓代天府祭鹽,帶領大家一起為世界祈福、為家人祈福。我們每人分得一支祈福旗,寫上願望後插在主鹽堆上。平安鹽祭活動結束後,法師團會將祈福旗誦經燒化,稟告上蒼眾人所許的願望。謝鹽則是把鹽請回原地,民眾可以用貼上南廟八卦符的平安瓦片一起參與謝鹽儀式,並將瓦片帶回家,庇佑闔家平安。
在這場活動上,我們每人得到了五個精致的鹽袋,里面的圖案分別以五處北門景點搭配五間廟宇建築線條組成,鹽袋上分別寫着——富貴、幸福、成功、智慧和平安。我和同行伙伴笑說,每個都很重要,我想全部都留着,怎麼辦?如果你收到我的鹽袋,表示我真心想要為你獻上一份來自雲嘉南的祝福。
(光明日報/副刊專欄‧作者:梁韻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