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白話法理】送你一面鏡子

日前,在社交媒體讀到了一則非常應景的短文:

Advertisement

一名留長鬍鬚戴白帽的馬來佬召來了輛Grab車,上了車發現車上的司機是名華裔大叔。該名司機打量了乘客幾眼,就和乘客用馬來話聊起天來。

華裔大叔:Huise panjangnya janggut u boss. U ada balik itu Tabalik(大城堡)ka boss?

ADVERTISEMENT

馬來鬍鬚佬:Huissssse sepet mata u uncle… U baru balik dari Wuhan(武漢)kaa?

兩人聽完相視大笑。

這是非常道地馬來西亞人針對時下疫情自我調侃,讓人讀後會心一笑的貼文。

不過很可惜類似各族幽默自嘲的貼文在社交媒體上畢竟是少數,網絡上更多的是針對其他族群的詆毀髒話,但這並非單向,而是雙向的,馬來網民辱罵華人,華裔網民也污衊馬來人。

而上週,馬來網絡激起憤怒情緒,群情洶湧針對的是第1580號冠病病人。

她是一名經理,前往意大利旅行。回國後,沒有公開行程,也沒有隔離,並在2天后就回辦公室上班。其實,她已經感染冠病,相信她自己也不知道。她照常上班,把病毒傳染了給一些同事,迄今造成37人感染。其中一個下屬把病毒帶回家,傳給了家人,非常不幸的,她的5名家人因此逝世,另一人在垂死邊緣。

不幸的是,第1580號病人是一名華人,而受感染釀成5死悲劇的是一個馬來家庭。在大馬,任何事故一旦染上了種族色彩,情緒就超越理智;再加上他們內心意識中,認為這是有錢去歐洲旅行的經理,把病毒帶給低薪的基層職員,害得她家破人亡。

於是,種族猜忌加上階級矛盾,觸發了馬來網民對她個人與族群作出指控,可想而知,是多麼的不堪入目。

平心而論,類似種族情緒化的反應並非馬來社會,又或者某個特定族群的專利品。如當大城堡傳教士集會(Tabligh)引發冠病集體感染,在華裔網絡群體中,同樣掀起一股激烈的反應;怪罪的對象不只是參加集會者,而擴大到詆毀他們的族群和宗教。

偏見歧視蒙蔽了你我

其實,如果我們放眼全球,回顧歷史,每當爆發的疫情規模和範圍不斷擴大,自然而然其陰影也逐漸蔓延:偏見歧視。

15世紀的梅毒疫情便是最經典的例子。與瘟疫不同,梅毒非常緩慢地殺死受害者(即使是痛苦的),也沒有像瘟疫一樣引發恐慌。但是隨着它蔓延到整個歐洲,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將造成這種疾病的可怕,和最終的精神恐慌歸咎於外國人。正如一位歷史學家觀察到的那樣:“跨國界的人民流動增加了保護社會邊界的必要性。歐洲的每個民族都將梅毒定義為其他國家的疾病。”

當時德國人指責法國人,稱其為“法國疾病”;法國不甘示弱,指責意大利人。後來,波蘭人指責俄羅斯人,波斯人指責土耳其人,穆斯林指責印度教徒,日本人指責葡萄牙人。事實上,即便德國人千方百計地避開法國妓女,而法國人執意避開了意大利妓女,梅毒依然繼續在歐洲燃燒。

當然,這很荒謬,也非常可悲。但是沒關係,通過偏見歧視並排除與自己不同的人來避免疾病的想法,至今仍然是一種最富吸引力應對隱形敵人--疫災的手段。

或許應該送大家一面鏡子,讓你我看看自己,打量着偏見歧視是怎樣的矇蔽了你我--疾病從來不曾歧視。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許文思)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