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

【白話法理】走出洞穴!

記得在柏拉圖的名作《共和國》裡,有這樣一則著名的“洞穴寓言”,蘇格拉底與柏拉圖的哥哥格勞康談話:

Advertisement

“讓我用一幅圖畫,向你展示我們自然界是多麼的開明卻又愚鈍。 一群人類住在地下洞穴中,他們的腿和脖子被束縛住了,不能移動,只能在盯着眼前的圖像,而在洞穴中他們只能看到自己的陰影或是彼此的陰影。對他們來說,真實世界也只不過是這些陰影的重疊罷了。如果這群人類被釋放會怎麼樣呢?難道他們不會覺得以前所看到的陰影,會比現在所看到的自由世界更真實嗎?”

更糟糕的是,我們曾經以為網絡世界的暢所欲言,最終會引領我們至我們夢寐以求的美麗新世界,豈知它最終只會把人類引向“回音室”(Echo Chamber)——每個人都只會選擇性地接受自己同意的觀點。網絡世界變成“言論自由廣場“的墳墓,以前在廣場上,所有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觀點,根據不同的事實自由探討問題。現在持異議者飽嘗冷諷熱嘲、排斥,乃至於霸凌,已是見怪不怪之事!

ADVERTISEMENT

可悲的是這現象在多元種族與宗教的大馬社會已淪為常態。一旦有人在某些敏感課題如語文或宗教持有與自己社群主流意見相左,其就必須承受許多難以啟齒的人身攻訐!

偏偏因為大馬各族群長期安守住各自的洞穴,彼此的交流交心,早已流為刻版流水賬式。如不,怎麼一旦關乎華文教育,馬來主流媒體務必引述國大拿督張國祥教授等人的論點,如華小生只活在華語世界,不與其他族群交流等理,來主張落實單一源流教育時,許多人的第一個印象即是張國祥教授可能不認識、也不瞭解華小的狀況,才會發表類似以偏概全的看法。

更何況種族關係出現問題的因素很多,絕不可以草率的一口咬定多源流教育必是大馬種族不和諧的根源。因為諸如貧富不均、施政不公等因素,都是造成種族關係不和諧的原因,因此張國祥教授一直以來多次提出多源流教育將導致不團結的言論,的確有失公允,也難以服眾。

但是,如果華社與華教團體,因為張國祥教授在華小課題上持有不同的意見,就動軋對其族裔、文化身份,訴諸人身攻擊,因人廢言,那反有失民主精神。真金不怕洪爐火,如果我們相信華教對國家的正面貢獻,那就應該以事實與數據來說服與我們意見相左之人,而不是訴諸情緒攻訐。 

爪夷文事件激化傲慢與偏見

須知除卻部分偏激政客與語文鬥士外,廣大的大馬各族社群,當中尚包括不少華裔(尤其是非華文教育者),雖然認同華文教育在大馬的存在價值與經濟效應,但是對其促進各族團結的功能有所保留也是不爭的事實。

再說華社本身時常在一些重大課題,也不是不時引用一些論點受落於華社,但卻不見容於馬來社會主流意見的人士,而受馬來社會非議嗎?

如是觀之,爪夷文事件也只過是激化我們個人潛意識下的傲慢與偏見,讓我們各自拒絕了老祖先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教誨,並選擇把自己鎖了在自己築造起來的洞穴裡,墮入了自己與自己陰影共舞卻全然不知的悲劇。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許文思)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