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疫下出書1】林玉蓉感謝亡夫用心指導 寫作路上無捷徑

林玉蓉幾乎半輩子都在文字堆打滾,從硬性新聞實事實書到把文思感悟堆砌成感性文字,並趁抗疫的閒暇結集成書,這都多得亡夫李錦宗生前的指點與“教誨”哩!

林玉蓉早年在RTM電台擔任新聞編輯,年長她5年的丈夫李錦宗生前在工餘專門收集和撰寫馬華文學史料的文章。風雨同舟的歲月裏,她也協助丈夫整理資料、剪報和翻譯文章。在潛移默化下,她逐漸對本地文壇動態有所認識,久而久之也養成塗塗寫寫的興趣。在丈夫的引導下,她也開始寫小文章,把人生經歷和感悟,以及旅途中的所見所聞都寫在文章裏。

Advertisement

她原本在2010年退休,由於電台人手不足被回聘,2016年才正式卸職。沒想到才陪伴了丈夫一年餘,他即因罹患大腸癌而撒手人寰。

丈夫過世後,林玉蓉把他的所有藏書和文獻資料捐贈給新紀元大學圖書館,學校也為之成立了“李錦宗馬華文學史料館”,讓研究馬華文學的學者可前往參考。

林玉蓉和丈夫育有3個兒子,有4個內孫。雖然兒子們一再邀她同住,但她卻習慣住在老房子,也非常享受獨居生活。在兒子眼中,她是個很獨立和“很會跑”的母親,經常獨自或和友人結伴去旅行。

以前在電台新聞組時,她會因大選或補選而有機會到國內各地出差,也順道遊覽了好些地方,尤其是東馬。退休後更是跑個不亦樂乎。單單美國西雅圖她就去了4次,因為有好友在當地,住宿不成問題,每次她都待上很長一段日子,融入當地人的生活並寫成遊記。

ADVERTISEMENT

MCO居家辦公整理文章

最大的感觸是2019年,林玉蓉帶領母親和兄弟姐妹及配偶,一行17人回海南鄉下探親。她父親20歲即逃兵役南來,最終在大馬落地生根。這次循家鄉堂兄的要求,讓她安排了爸爸的所有子女一起回鄉省親尋根,成就美好的團聚,同年她也帶領家婆和姑叔等人一行12人,回丈夫的家鄉潮州探親,讓孩子和家鄉親人往後得以保持聯繫。她認為傳承很重要,隨着先輩的離去,若再不聯繫,年輕一代都不知祖先的根源在哪裡了。

同年底她和朋友去澳洲旅遊,因為母親跌倒進了醫院而提前結束行程,回家鄉陪伴母親。與此同時,海南聯會伸橄欖枝請她去管理會務和主編會刊,後因母親的事而展延工作。2020年1月母親去世了,她答應新年後的3月1日上任,沒想到才做了十多天就MCO。

由於工作單位是社團,許多資料和文件都在辦公室,很多工作都無法在家進行,因此林玉蓉居家辦公期間不會太忙,便趁機把早前陸續寫下的文章整理出來,結集成書。

林玉蓉是永不言休的人,在電台卸職後,她也去學書法自我增值。

林玉蓉非常享受獨居的生活,在兒子眼中,她是很會跑的媽媽。

遺憾夫未見證出書

林玉蓉會走上文學之路,很大因素是受到丈夫影響。從理性新聞到寫感性文章,在交給丈夫審閱時少不了受其批評。

“我在出差或旅行時,會把當下的感悟寫成小文章給他過目,他都會批評我欠缺感性。我是做新聞的,寫的東西都是據實報導,哪會風花雪月啊?”她好笑的說。

“後來慢慢摸索才有一些改進,但也因他的批評,我才會進步。現在我終於出版了第一本書,可惜他卻不能親眼看到……以前我一直活在他的‘陰影’下,他去世後,我馬上走出他的陰影了。是他讓我成長的。”

林玉蓉的處女作《飛越子午線》散文集共分4輯:〈真情紀事〉、〈四海遊蹤〉、〈文壇二三事〉以及〈悼念文星〉。〈真情紀事〉主要寫親人、友情和家鄉等事,尤其是丈夫病後,目睹他與病魔抗爭的過程,也透過文字抒發他受盡的折磨與煎熬,因旅遊經驗豐富,她遂把旅遊奇趣和遊覽各地的感受,都收錄在〈四海遊蹤〉一輯裏。至於〈文壇二三事〉與〈悼念文星〉,前者寫的是她接觸過的前輩作家的概況,後者則是追悼和緬懷與她夫妻熟絡而已離世的作家們。

丈夫李錦宗過世後,林玉蓉把他的藏書和文獻捐給了新紀元圖書館。圖為丈夫生前與她在館前留影。

林玉蓉與旅台學者在“李錦宗馬華文學史料館”合影。左起:高嘉謙、黃錦樹、林玉蓉、張錦忠。

樂活人生 不把年齡放心上

雖然已邁入樂齡階段,但林玉蓉從來沒有把年齡放在心上。因在她眼中年齡只是數字,重要的是身體健康,心境年輕,想做什麼就去做,讓人生的下半場繼續精彩。

也因為想做就去做,因此十數年前她以超過半百的歲數且未受訓練之下就敢敢去爬神山,如今縱然過了退休年齡卻不言休,依然是朝九晚六的職場中人,妹妹們約她去旅行都得等她拿假!

“我覺得人不應該認老。其實上天對我很關照,我今年剛好邁入70歲,但我並不覺得已經70歲了,就不能跟以前那樣照常上班和活動,所以心態真的非常重要。”

五十多歲爬神山

林玉蓉也很注重運動,只是卻沒再像五十多歲去爬神山那麼“勇”的舉動了。她笑說:“當年是因為澳洲的朋友挑戰我去神山,他爬了3次,我卻不曾去。過後我從資料上看到成功登上神山者竟有八十多歲的老人,那時我才五十多歲,怎麼不能攻頂呢?於是就膽粗粗接受挑戰。其實爬神山前要做很多訓練,我平日只去公園走而不曾爬山,也沒太多時間運動。那次為了爬神山,我在公司每天利用幾層樓的樓頂跑上跑下練氣。”但是登山時她還是因為缺乏訓練和缺氧,爬得上氣不接下氣,只登上最後一個休息站就放棄,沒有隨着同伴一起攻頂。

如今在不必上班的日子,她都會和朋友去走公園,偶爾參與文學團體的活動,平時也會和朋友或電台的老同事歡聚。如果沒有節目,一般都會去兒子家享天倫。

“生活在這世上不能孤獨一個人,還是要出去接觸外面及和朋友交往。有人說,年紀大了一定要有‘三老’,即老友、老本和老命。另一方面,年紀雖然老,但身心一定要保持健康。身體健康也等於孩子有福氣,因為不會拖累他們啊!”

和一群文友展示她的處女作《飛越子午線》。

疫情感悟

寫作使生命不留白

5年前經歷丈夫離世以及疫情中失去一些朋友,同時也看到許多民眾生計因疫情陷入困頓,更有家庭面臨斷炊並遭受極大的精神壓力,令林玉蓉感慨萬千。

如今來到人生下半場,她說,一路走來或許面對很多波折和艱難,可是這些都會過去的,因此做人還是要積極面對未來。

這次在疫情中出書,林玉蓉認為除了給自己留下紀念外,也使生命不留白。疫中埋首整理書寫散文,也讓她感悟到寫作沒有捷徑。

“學習任何東西都好,‘天賦’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後天努力和勤奮。時間用在哪裏,那裏就有收穫!寫作讓我學會思考,也讓我變得更加自信。踏出了第一步,接下來會自我鞭笞,自我展望,並會堅持在文學的道路上一步一步穩穩地走下去。”

林玉蓉簡介

生於玻璃市州加央,祖籍海南萬寧。曾任職馬來西亞國營廣播電台新聞編輯43年。2020年疫情爆發前受聘為馬來西亞海南會館聯合會助理秘書,處理婦女團和獎貸學金會務以及主編會刊《海濤》。

目前擔任馬來西亞翻譯與創作協會秘書、作協副秘書。曾任馬來西亞華人作家協會出版的《馬華文學大系˙史料》編委。目前也是《風雅頌》詩刊編委之一。

2018年,以《我的丈夫為馬華文學史料鞠躬盡瘁》榮獲海南萬寧市政府主辦的“東山文藝獎”文學類二等獎,2019年以《切不斷的鄉情》獲得“情牽中馬征文賽”特優獎。

2022年出版散文集《飛躍子午線》。其餘作品收錄在《新馬女作家選集》、合集《海南社會風采》、《綿延》、<沙巴文苑>選集《拾穗集》等書。

報導:aNGie 照片:受訪者提供

 

 

標籤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