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瓜棚雨絲】讓數據說話

被毒霾壓抑了數週的大馬人,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氣象局說,又到了季候風轉換的季節了。再過幾天,就會颳大風下大雨,雖然到時可能天天暴雨成災,條條大路堵塞不通,但總比被毒霾悶死好!

Advertisement

東北季候風隨着颳起,我們的霾害問題就被“解決”了。至少,要等到明年這個時候……

幾十年來,都是這樣。不是我們不要解決,是我們真的解決不了呀。

ADVERTISEMENT

不過,比起之前的政府,現任政府還是有點小進步的。想起在阿都拉巴達威當首相的某一年,也同樣面臨了非常嚴重的霧霾,進入了危險的狀態。記得那時政府“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不再公佈API(空氣污染指數)數據。原因?因為怕人民被“誤導”,錯誤理解指數,歸責政府,而且還可能引起社會恐慌。

這一次霾害,還好,政府大方的公佈每小時的API數據,在這個大數據信息流通迅速的時代,公眾用手機,就可以查看每個地區的空氣污染狀態,然後自己決定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至於學校,也比之前處理的好些,指數一超過200點,學校就不上課,一目了然,不用大家猜來猜去。

不應該人云亦云信口開河

嗯,大馬的民眾,確實也進步了一點點,看着數據說話。比起之前因為被隱瞞了數據,而且數據也不清不楚,沒人信賴,民眾只能人云亦云,自己信自己,跑到屋子外面張望:“很厲害喔,你看對面路的路燈都看不見,肯定是危險程度了!”

嗯,雖然是進步了一點點,但跑去屋外看路燈自己斷定空氣污染程度的大馬人還是不少的:“你看,對面路燈照下來都是灰蒙蒙的,政府公佈的指數只有一百多點,哪裡可能!肯定是造假的!”

在現在這個信息爆炸,動不動就在網上亂傳的社會,最危險的就是這種無知的人多了起來。政府雖然在防止霾害方面無能為力,但教育民眾還是可以做到更好的。如今的API,並非盡善盡美,雖說很多國家還在用,也有很多國家不再用了。我們是可以按我國民眾的需求加以補充改善的(例如提供更多其他空氣污染測量指數)。更重要的是,民眾需要了解現在的API測量了什麼,沒有測量到什麼。看着數據說話,了解數據的真正意義,讓數據說話,才知道怎樣防患,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不是人云亦云,信口開河。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胡淵)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