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渾忘春秋】新常態與好習慣

當行動管制令發展到復甦期階段,基本上全民已經從管制令中解放出來,過去那種提心吊膽的感覺似乎越來越淡薄,人們的戒心也逐漸放鬆,留在大家口頭上的大概就只剩下“新常態”3個字而已。

什麼是新常態?很多人都說我們已經回不到過去的日子了,但這句話要如何理解?我們要如何進入新常態?我估計很多人都講不清楚。須知新常態並不是測量體溫、洗手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而已,那些只不過是外在的管理措施,但如果沒有外在管理措施也是不行,畢竟我們還沒有完全擺脫新冠病毒的潛在威脅。

Advertisement

必須有堅強的理念來支撐

前幾天聽聞南馬有一所私立學校被罰款,因為學生在校內沒有遵守防疫標準作業程序,擅自移動課室內擺設好已符合社交距離標準的桌位。當然啦!會這樣搞的學生,他們應該會嬉鬧成一團。這是孩子的天性,校方如果沒有適當的宣導,這些困在家裡太多天的孩子,平時只聽說諾希山是抗疫英雄,還有觀看那些鋪天蓋地而令人目不暇給的網絡資訊,其實難以激起孩子們重視新常態的想法。他們居家學習時期,家是最安全的,而處在這麼安全舒適的環境中抗疫,一旦走出家門回到學校,才是他們真正實踐培養新常態意識的開始。因此,提倡新常態必須要有一個堅強的理念來支撐,這樣才能行穩而致遠,千萬不要以為新常態只是一個嶄新的生活方式,它其實來自日常待人處世應有的生活態度。

學校裡的老師要如何落實這個新常態的生活理念?我認為必須要有一個切入點,然後才能踏踏實實貫徹下去,那就是必須回歸到教育的根本意義,還有教育的真正目的。其實我們可以很明確指出,教育的根本意義在於培養好習慣,教育的目的在於教書育人,但以育人為本。這就是我們在學校提倡新常態的思想基礎。

一場疫情給了我們很多啟發,把我們漸行漸遠的步伐拉回來,促使我們認認真真和踏踏實實面對過去在生活教育上所面對的無奈。我們畢竟還是要回到現實,做好為人師表應盡的責任,那就是要把育人的責任擺在最重要的地位,把培養好習慣作為教育工作的終極目標,那麼就不辜負這段日子困在家裡進行思想沉澱的機會。

ADVERTISEMENT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王楨文)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