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檳城25日訊)檳州元首敦阿末弗茲說,若沒有正確平台創造新的經濟活動,且缺乏拓展空間,檳州經濟將陷入停滯。他也相信,檳州正因此努力推動填海造地,但他提醒,這必須在平衡前提下進行,確保可持續發展,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他說,預計檳州交通大藍圖、檳島南部填海計劃等相關計劃將推動國內消費並為經濟帶來附加價值,產生溢出效應。
“我們可以利用這種效應,彌補中小企業因疫情及封鎖措施而蒙受的損失。”
檳州元首今早受邀為“檳城未來之路峰會”開幕禮致開幕詞時,如是指出。
檳城未來之路峰會是由皇岦策略研究院(KSI)主辦,宏願開放大學(WOU)及大馬國際工商會(MICCI)協辦,主題為實現有彈性和可持續經濟。
州元首指出,冠病疫情衝擊全球經濟,要遏制病毒同時維持經濟成長成了核心挑戰。有別於國內其他州屬,檳州經濟由製造業及服務業同時推動。
製造業需跟上步伐
“隨著科技迅速發展及數碼化,電子及電氣產品的需求將持續增長,預計國際需求未來兩年將提升30%,檳州製造業需趕緊跟上步伐,把握機會,否則將抵不過國內及國外,比如越南的強勁競爭,而被踢出局。”
他指出,檳州政府意識到不能依賴高勞力密度工業,已轉往科研及高價值工業。另外,隨著數家世界500強企業已入駐峇都交灣工業園,英特爾及美光也在檳州再投資,這些利好消息增強了市場信心,他樂觀看待檳州從疫情衝擊中迅速反彈。
“相比制造業,旅遊業需更長時間復甦。我被告知,檳州旅遊景點業者協會(ATAP)70%會員被迫暫停務,有的則是永久關閉。我希望州政府能與聯邦政府緊密合作,振興旅遊業,拯救數以千計家庭的生計。”
醫藥旅遊大自然文化
許子根:屬檳寶貴資產
宏願開放大學理事會主席丹斯里許子根說,除了完善工業鏈生態,優秀醫藥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及大自然也是檳州的寶貴資產。
“致力推廣醫藥旅遊、保護文化及大自然不應只是為了旅遊業,更是為了我們自己和下一代,目前越來越多人尤其是年輕人關注氣候變遷及環境議題。”
他也說,我們正面臨數字化對經濟社會、生活帶來的諸多不確定性,疫情更是雪上加霜,需透過教育強化人力資源,並推動企業發展。
他提醒,大家的目光應該超越檳州,放眼北馬地區、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增長三角(IMT-GT)乃至東盟。
大馬國際工商會檳城分會會長米歇爾說,檳州工業若要繼續壯大,有幾點需關注,即教育和工業需接軌,培養所需人才;減少官僚繁文縟節、減低生意成本;善用世界文化遺產的地位,打造發展和環境平衡的宜居環境。
國家復甦高峰會
楊元慶:集合各界方案
皇岦策略研究院院長丹斯里楊元慶說,檳城未來之路峰會重點是為未來做好準備,包括經濟競爭、彈性與法規、全球競爭、數碼化、綠色增長、人力資源、物流及供應鏈。
“我們研究院上個月主辦了國家復甦高峰會,集合各界人士討論出多項方案,並已提呈復甦理事會主席丹斯里慕尤丁。國家復甦須全社會參與,重視民間力量,保護人權和朝野合作。”
他說,大家也需關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包括其中第12項(負責任的消費和生產)、第13項(氣候行動)及第17項(促進實現目標夥伴關係)。
他指出,吉隆坡很多企業已簽署氣候行動承諾,他希望檳州企業也跟上腳步,共同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在開幕禮上,大會頒發終身成就獎給中國-東盟商務協會總會會長丹斯里林玉唐、大馬國際工商會檳城分會前會長拿督斯里納西爾、星報媒體集團顧問拿督斯里黃振威及檳州古蹟信託會副主席邱思妮。
與會者尚有檳州貿易及工業、企業發展委員會主席拿督阿都哈林,檳州旅遊及創意經濟委員會主席楊順興,以及檳州總警長蘇海利。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