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採用App應用程式記錄員工的工作時間,我們的一舉一動突然好像被綁手綁腳,遲到一分鐘就會收到紅色警告,我們無法逃避新科技的衍生,但這應用程式是否可以做到較有人性化呢?
我在這家公司工作了二十二年,我們從事廣告行業,忙着建構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橋樑,我說這是一門關於人的工作,人的腦力就是我們最大的人力資源,這些年,我看着人來人往,公司時刻都在上演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現在的年輕人說走就走,能待上一兩年已經是難得一見,很多時候還來不及培養感情,就吃到他的散水餅,慢慢地,跟新人的感情較平淡,不像以前的新人,跟他們共事三五年,感情自然深一些,那時候他們時不時會走進我的房間,聊聊天,說着不着邊際的事,有的沒的,都是日常;有的失戀時就走來跟我哭訴遇上薄情郎的悲鬱,有的也會跟我談談家事,父親怎樣怎樣不了解他,母親怎樣怎樣管很嚴,也有的是談公事,但說的都是人事,誰誰誰很過份,誰誰誰很難搞;回想起來,那一種靠得很近的感覺,除了同事關係之外,好像還多了一份親密,小朋友說這叫做亦師亦友,我心想我的年紀當他們的父親或兄長也綽綽有餘,若他們視我為友,也是老的朋友吧。
廣告這一行,總是走得最前最快,我說,科技化取代了人性化,雖然帶來方便,但卻沖淡了人情味。最近,公司採用App應用程式記錄員工的工作時間,我們的一舉一動突然好像被綁手綁腳,遲到一分鐘就會收到紅色警告,當然,我也知道這個應用程式確實能有效監控員工的工作時間,加速工作效率,只是崇尚自由的廣告人卻會覺得少了原有的人情味,或說,我們無法逃避新科技的衍生,但這應用程式是否可以做到較有人性化呢?我問人事部:“我遲上班五分鐘,但我卻在晚上七點半下班,第二天一早這應用程式就會準時指正,說我昨天工作時間少了五分鐘,但是我明明做到夜晚才放工啊?”人事部小姐也無奈一笑,我建議它依然可以警告我遲了五分鐘上班,但可以不要警告我工作時間做少了五分鐘呢?人事部小姐認同我但卻不能答應,我跟着無奈一笑,我覺得科技是死的,人是活的,科技是人創造的,事在人為,就只看人該怎麼做而已。
科技難取代人與人心靈接觸
以前我們會覺得公司充滿人情味,現在大家都漸漸變得麻木不仁,當然,舊一批同事在私底下依然感情不變,但是新一班同事就只能保持工作上的關係。我只能對小朋友說,這是一個過渡時期,公司要往前發展,有些改變是免不了的,過一段時間,可能我們都適應了,就不會覺得有大礙。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這樣,但是,我這一種老派人始終相信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建立在真誠和尊重上,科技是無法凌駕在感情之上,科技化也許可以沖淡人情味,但是,散開,卻可以再聚,那一種人與人的心靈接觸,科技暫時還是無法取代。我覺得我們人啊還是可以靠自己將感情重新凝聚起來,就只是看自己要不要付出多一點而已。
(光明日報/副刊專欄‧作者:曾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