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醫療】早發現早治療醫患須懂 肺癌篩檢重要性

文:曾詠邰
(吉隆坡訊)普通醫生有各自常見的病人群組,不妨告訴他們每6個月或每一年進行一次胸部X光檢查。或醫生懷疑病人中有肺癌高風險群組,也可讓他直接接受電腦斷層掃描。此外,普通醫生可以與當地的專科醫生保持緊密聯繫,以便共同管理病人。
死亡率最高的男性癌症
心胸外科顧問西華古瑪醫生(Sivakumar Krishnasamy)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於2014年公佈的報告,在馬來西亞,每10萬人口中有19.1人死於肺癌,每年死亡人數達4088人,占我國死亡人數的3.22%。
“此外,死於氣管、支氣管和肺部的癌症的男性人數,
占我國男性所有癌症死亡率的24.6%,
是死亡率最高的男性癌症。
而死於肺癌的女性人數,
則占我國女性所有癌症死亡率的13%,
是死亡率第二高的女性癌症。”
他提到,該報告也指出,我國於2014年診斷出4403宗肺癌病例,其中3240宗為男性,是最常被診斷出的男性癌症;女性則佔1163宗,是第四大常見被診斷出的女性癌症。
“至今,我們已經知道不少關於肺癌的治療方法,但為什麼許多時候我們仍然無法提供病人最好的治療方法─手術切除?即使隨着化療、標靶治療和免疫療法的發展,肺癌的生存率得以不斷改善,但這個疾病依然存在。”
為受檢者提供後續行動
他強調,肺癌篩檢是非常重要的,除了一般大眾,服務於社區診所的普通醫生也必須了解肺癌的篩檢,因為肺癌如果能在早期被發現和診斷,就能及早被治療,才能更好地去抗癌。
“每個疾病的篩檢都有幾項原則須要遵從,比如我們知道這個疾病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健康問題,篩檢它是因為我們知道有應對它的治療方式,但我們首先要充分了解其自然發展過程以及疾病潛伏期。”
“然後,我們要懂得設定篩檢對象,懂得辨別出高風險群組,並積極說服他們接受篩檢。接着,必須確保擁有並使用良好且具準確性的篩檢和診斷方法及儀器,而這個篩檢方式必須普遍被大眾接受,即篩檢的方式是簡易,且篩檢費用是經濟實惠的。”
“最重要的是在進行篩檢後,無論結果如何,也都必須為受檢者提供後續行動,這就需要整個醫療保健業,尤其普通醫生的共同協助才能達成。”
西華古瑪醫生
根據3風險因素
建議做胸X光或CT掃描
如果普通醫生都接受了有關肺結節的教育,也有通道直接諮詢相關的專科醫生,那就能將肺結節診所的概念吸納到自己的診所。
如此便能減少專科醫院的負擔,讓民眾能夠在社區診所內找普通醫生復診,以了解自己的肺結節狀況。
西華古瑪以澳洲政府及澳洲皇家普通醫生學院於2012年共同發布的《調查肺癌的症狀:普通醫生的指南》為鑑,期望我國也能朝此方向邁進。
須確保可以及時轉診
“首先,該指南清楚告知普通醫生有關肺癌的風險因素,醫生可以此來建議病人接受胸部X光或做CT掃描,他們不會隨意讓任何人接受掃描。其中的風險因素則以3方面來觀察,即生活方式因素(吸煙)、環境因素(二手煙、經常暴露於氡、石棉、柴油機燃機產生的氣態廢氣、空氣污染)和個人因素(年齡、肺癌家族史、曾患有的肺部疾病)。”
他稱,該指南也清楚告知,普通醫生在看診時應該留意什麼樣的肺部症狀,以此決定哪些病人需要緊急安排進行胸部X光檢查或接續進行胸部CT掃描,哪些需要緊急轉診給肺癌多學科照護團隊(lung cancer multidisciplinary team)並同時進行胸部CT掃描,而又有哪些病人是需要緊急送往醫院急救室的。
“在協助病人轉診時,普通醫生必須確保可以及時轉診,並向專科醫生提供足夠詳細的信息,也清楚告知病人有關將被轉診的地點、幾時會被轉診、會見到哪位醫生以及將得到什麼樣的專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