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本地醫療】反覆腹痛瀉肚子 當心腸躁症找上門

文◆陳孝全

腸躁症不僅影響人們的生活品質,更會降低工作效率,無形中造成莫大的壓力。

Advertisement

臨床上,若病患每個月至少3天,反覆出現腹痛與不適症狀,就可能罹患腸躁症。

(吉隆坡訊)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簡稱腸躁症)主要分為兩大類,分別是便秘型和腹瀉型,且兩者都會有交替性脹氣和腹痛的綜合性症狀。

腸躁症不會有結構性的變化,不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危險,純粹是功能性的症候群,例如大腸運作較快導致腹瀉、大腸運作緩慢導致便秘或脹氣,這些大腸功能的失調都會導致腹痛或抽痛的症狀。

肝腸胃內科高級顧問
廖泓睿醫生
(Dr Alex Leow Hwong Ruey)

ADVERTISEMENT

100人有15人腸躁症

肝腸胃內科高級顧問廖泓睿醫生(Dr Alex Leow Hwong Ruey)透露,馬來西亞人民的病發率大約14%至15%,100人裡就有15人患有腸躁症,尤以年輕人最常見,好發年齡介於5歲至40歲左右。但相對來說,40歲或以上卻是大腸癌的風險群。

“在誘發腸躁症的因素方面,主要有飲食習慣、生活起居及精神壓力。研究發現,腸躁症有遺傳的跡象,因此可透過家族史診斷。”

他說,在飲食因素方面,胥視腸躁症是便秘型還是腹瀉型,若是便秘型,患者可能少吃纖維食物而導致,但很多人會認為只要多吃纖維食物就好了,其實未必,只因進食太多纖維食物會引起腹脹問題,間接地加劇腸躁症的脹氣症狀。

所以,攝取營養最重要的是適中。若是飲食而誘發腹瀉,患者可能是吃了刺激性的食物,例如咖啡、濃茶、酒、酸辣之物等所致。

“由於腸躁症好發群組為青年,尤其是上班族或學生,因此大部分的誘發因素為工作或學業上的壓力。當這群組有便秘、腹瀉、脹氣或腹痛時,最重要的是先排除大腸癌的可能性,若非大腸癌,通常就是腸躁症。不過,如果腹瀉問題延續不斷,我們就必須排除腸胃炎的可能性。”

腸躁症引發的脹氣與纖維有關,科學研究顯示,可發酵性的寡糖、雙糖、單糖以及多元醇(Fermentable Oligosaccharides Disaccharides Monosaccharides And Polyols,FODMAP)是屬於一種特殊的碳水化合物及糖醇,這類食物一般都不易被腸道吸收,停留後會被腸道細菌發酵繼而產生氣體,造成腹脹。

少攝取高FODMAP食物

他表示,雖然蒜頭、大蔥、花椰菜、牛油果、杏仁、蘋果等都是健康食物,但含有高成分的FODMAP,吃太多容易造成腹脹。因此腸躁症患者若有脹氣困擾則建議少攝取高FODMAP食物。

除了飲食生活及壓力,食物中毒及服用抗生素與腸躁症有很大的關聯。我們腸道里的微生物群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保住了腸道環境的優美,這好比大自然裡有花草樹木,鳥語花香,但一旦遇到了大火,生態環境也會受到重創,而食物中毒或抗生素就是這場‘大火’。食物中毒及抗生素會改變腸道里的微生物群,繼而造成腹瀉問題。

他稱,無論在任何佳節期間,大家難免都會放縱自己,暴飲暴食、熬夜通宵、不想多動,這加劇腸躁症的發生。最後一點要注意的是,若飲食方面一旦沒有照顧好,造成食物中毒,腸躁症會再度惡化,所以佳節也是腸躁症的好發期。

“便秘、腹瀉、腹痛也會發生在腸道炎或大腸癌,因此,在臨床上醫生都會詢問病患有否危險的跡象,尤其是糞便摻血及黑便。腸躁症不可能會有血便,如果糞便呈黑色,也就是血液在糞便裡氧化,一旦有血便或黑便,那患者可能患上大腸癌。另外,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也有血便的症狀。”

年輕人不可掉以輕心

近期有一種糞便鈣衛蛋白(calprotectin)定量檢測,只要該檢測指數高,可排除患者是腸躁症的可能性。鈣衛蛋白是我們體內中性粒細胞分泌的一種鈣結合蛋白,如果大腸裡有發炎,白血球就會分泌鈣衛蛋白,累積於糞便裡,只要該檢測指數高,也就意味着大腸正在發炎。患者只需收集糞便,之後拿去診所,要求醫生做鈣衛蛋白檢測。

他強調,腸躁症不會讓人突然暴瘦,如果一位患者的體重急劇下降和胃口不好,可能是其他疾病導致。最重要的一點是家族病史,家族若有大腸癌的病史,也必須更詳細及精確的診斷,尤其是年長者(50歲以上) ,一旦年長者有體重急劇下降問題,我們需要往壞方面想。

即使是年輕人也不可掉以輕心,廖泓睿曾收治一位年輕患者,初始診斷為腸躁症,之後做了大腸鏡檢查發現腸道里有腫瘤,不過年輕人有腫瘤的機率較低。

“根據羅馬準則IV(Rome IV criteria),

患者在過去3個月中 ,每週至少有1天有發生腹痛或其他症狀,

那麼必須要考量自己是否患有腸躁症,

不過如果一位患者的症狀已超過2周,

我會建議這位患者做檢測,

不需要等到3個月,最重要是排除大腸癌或其他重大疾病的可能性。”

所幸的是,腸躁症不會癌變或誘發其他疾病,也不會有長遠的後遺症,但其他疾病會有可能誘發腸躁症,如IBD在治療後可能會誘發此症。還有腸躁症會因季節性而改變症狀,舉個例子,一位腸躁症患者可能在首3個月是便秘型,這時醫生會開瀉藥給患者緩解症狀,但之後症狀會轉換成腹瀉型,這也是為什麼腸躁症很難被治癒,這也會嚴重干擾腸躁症患者的精神狀態與情緒。

一直放屁是大腸問題

此外,有脹氣表現的腸躁症患者往往都以為是胃部問題所致,但如果是一直放屁,那其實是大腸問題所致;如果是一直打嗝,那才是胃有問題。

更複雜的腸躁症可以並發其他疾病,大部分腸躁症患者都會有消化不良的症狀。這類患者的胃功能較弱,也有胃酸問題,導致經常腹脹。治療這類患者不能單靠一種藥物,患者也需要服用胃藥。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醫生在治療腸躁症時達不到預期效果,這是因為沒有再細膩地檢測患者的症狀,所以治療腸躁症需要用很長時間去找出病患的病因及病史。通常腸躁症的治療期為4至6個月。”

“我每次都會和腸躁症患者說,藥物只能治標但不治本,僅是舒緩症狀,追根究柢仍然要改變飲食習慣,同時也要運動與減壓,這些才是治療腸躁症的最佳‘藥物’。若患者的精神壓力過大,卻沒有想辦法減壓,那腸躁症症狀會反反覆覆,治療期就會被拉長 。

研究顯示,缺乏運動者都會有腸道問題,其實運動可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同時也可確保腸道有效地運作,減少便秘及腹瀉的機率。患者也可透過活動減壓,讓生活更活躍,身心也開朗一些。

症狀和其他疾病重疊 從病史診斷腸躁症

治療腸躁症是相當棘手的,而病史是最重要的一環,只因腸躁症的症狀會和其他疾病重疊,醫生必須從病史裡得到良好診斷。

第二,要排除病患有否患上嚴重或危險性的疾病,腸道若有症狀,老年人不要認為這是腸躁症,最好就是及早檢測。

廖泓睿建議,腸躁症患者少量多餐,品嚐美食就是享受,只要不暴飲暴食即可,如果患者知道某些食物會影響身體,還要強硬進食那就後果自負,不過這些影響也大概持續一兩天左右。

便秘型服纖維或瀉藥

針對有脹氣困擾的腸躁症治療,首先不要攝取任何高FODMAP食物,等脹氣症狀緩解後再逐個嘗試哪一些FODMAP食物讓你有脹氣症狀。舉個例子,如果你是愛吃牛油果的人,那先停吃牛油果兩週,等脹氣症狀沒有了,再嘗試牛油果,看到底是否牛油果導致你脹氣。

有些人會問:“我以前吃這個食物都沒有問題,為什麼現在卻會有這些症狀?”他說,這是因為腸道微生物群的改變,可能患者之前有食物中毒,所以腸道里的微生物群仍未重建,不過一般只需要大約6個月的時間,就可以還原腸道微生物群的平衡。

至於藥物的治療胥視腸躁症的哪一型,便秘型就服用纖維或瀉藥,多攝取纖維水果或食物,如木瓜、蔬菜等;腹瀉型就服用益生菌,其實益生菌對腹瀉有很大的療效,也有醫學研究指出,益生菌對腸道的健康有很大的功效。對於補充益生菌,有些人認為胃不好的人多服用益生菌會有所幫助,但其實幫助不大。有些腸躁症患者的腸道有太多壞的微生物群,這些患者可服用抗生素,讓腸道‘重新啟動’(reset),緩解腹瀉症狀。

腹痛型需服美貝維林

腹痛型就需要服用美貝維林(mebeverine),這是一種止痛藥,緩解腹部抽痛症狀,惟它不像益生菌及瀉藥,因需要醫生處方箋。

但如果是有些因為精神壓力過大而引起腸躁症的患者則需要服用抗憂鬱藥物,不過這類藥物並不是治療腸躁症的主流藥物。

“研究指出,

憂鬱症病患第一個應看的專科不是精神科,而是腸胃科,

只因這類病患的腸胃都有不適之處,

例如胃酸問題、腸躁症問題等。

憂鬱症患者的臨床表現以腸躁症最普遍。

因此每當醫生在問診時,

也需要觀察患者的精神狀態,

若患者精神過於緊繃,壓力過大,

就需要往精神壓力着手,

一旦診斷患者有憂鬱症,就必須轉介去精神科。”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