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文德恤功】生態旅遊需平衡

3月18日開始實施的各階段行動管制令,不僅讓全球環境有個喘息的機會,意料之外的也帶給了螢火蟲生機。

日前,一則有關威南高淵吉輦河下游的螢火蟲在這幾個月來增加一倍的新聞,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新聞提到,自行管令以來,河堤提升工程暫停、光害驟減,使得河畔的海桑樹上在夜間閃閃發亮的螢光增加了。

Advertisement

其實,螢火蟲的美麗已經愈見罕有。“雨打燈難滅,風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邊星。”這首由唐朝李白所寫的《詠螢火》,雖隻字未提螢火蟲,卻對螢火蟲的美多加讚美。

對於詩仙而言,螢火蟲既是雨打不滅的燈,又是風一吹就更加鮮明的光亮,就算不向天飛去,也一定是月亮旁邊的一顆星!由此可見,螢火蟲是多麼的美麗,堪比天上星星啊!

不僅是詩詞,大馬組合山腳下有首朗朗上口的《螢火蟲》──“螢火蟲、螢火蟲,飛到哪裡?在這裡”,也陪着很多年輕朋友成長。

惟,今年2月初,美國麻省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和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的聯合團隊在《生物科學》(Bioscience)期刊發表了一項研究:棲息地流失、光污染和農藥都是螢火蟲所面對的生存威脅。

ADVERTISEMENT

螢火蟲不同階段的成長都非常講究環境條件,從卵到幼蟲、蛹和蟲的成長過程更需要長達一年的時間來孕育,單是從蛹變蟲就需要約50天。惟,蛻變成螢火蟲後卻只有平均5天的生命。

保育螢火蟲等於保護環境

不僅於此,很多人並不知道,螢火蟲不僅被生物學家形容為大自然的焰火,它們也和蜻蜓一樣,被視為生態環境指標的昆蟲。因此,螢火蟲雖美麗,但其生命卻非常短暫,而且只在美麗的環境成長。

這種藍色幽靈只喜歡植被茂盛、水質乾淨、空氣清新的自然環境,一旦植被被破壞、水質被污染、空氣變污濁,它們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其實,保育螢火蟲就等於保護環境。正如我所提到的,螢火蟲被列為生態環境指標的昆蟲;換言之,它們是自然生態的一部分,除了只挑在沒有受到污染的地方成長,它們對平衡生態也非常重要,負責吃掉害蟲,不然害蟲就會大量繁殖。

當然,當螢火蟲愈為罕見,每當螢火蟲群集出現時,往往又會製造出生態旅遊的商機。儘管生態旅遊已成為世界旅遊業發展的新潮流,但我們在發展生態旅遊的同時,也必須保護螢火蟲的棲息地,以免本末倒置、得不償失啊!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陳文德)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