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東西明周刊副刊

【招牌菜】提供快而準最新資訊之餘 雙陳聯手燒廚房

報導:林春蓮 攝影:楊瑞榮

2020年3月18日起,一場讓人措手不及的戰“疫”,讓大馬人都為它按下“暫停”的按鈕,開始了一場又一場與病毒的戰鬥之路。

Advertisement

當所有人都在家防疫保命的時刻,作為前線媒體人,他們卻沒得選擇,冒着傳染風險,給忐忑不安的人民傳播最新最快的新聞消息。

在疫情下,每一個生命都是對等的,新聞人一樣害怕,一樣擔憂。他們也和所有人一樣,面對了前所未有的經歷;在封城的那幾個月,大家少了堂食打包的機會,多了與廚房相處的時間,廚房也成了他們的戰場,深夜下廚在那一段時間也成了心靈的慰藉,壓力的出口。

八度空間新聞主播陳嘉榮就在疫下磨出一身好廚藝,更直播《榮兄燒廚房》,讓觀眾同時見證了他的黑暗料理及完美佳餚,在廚房裡找到許多的歡樂和方向。這回他更邀請了《光明日報》總編輯陳柬郡擔任嘉賓,一起交流廚藝並分享採購烹煮趣事。

2020年初,我們一起經歷了新冠疫情的全球大爆發,我們一起熬過刻骨2020年銘心的行動管制令,一起走過那些恐慌、不安、未曾遭遇過的一切演變。

ADVERTISEMENT

有人說,新冠病毒大流行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直到今天,病毒依然頑固地存在,學習和病毒共存,會是後疫時代的生活新常態。

這場新冠病毒疫情大災難,對於那些站在最前線的人來說,在非常時期,更扛負着巨大的身心壓力,不管哪裡最危險,也要勇往直前。

新聞媒體人就是站在前線的其中一批人員。他們為求取得一手最新最快最精準的新聞資訊,發揮力量和勇氣去確保社會繼續運作,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詮釋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對他們來說,體會絕對比一般人更深。

《榮兄燒廚房》兩位媒體人一起在檳城燒廚房。

行管令磨練出烹飪高手

“我們離開家去報新聞,你們留在家看新聞。”這是疫下多麼讓人感激而暖心的一句話,而作為新聞媒體人,全方位、多角度的客觀報導,使宅在家里的群眾消除焦慮,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就是他們的守候和擔當。

行管令的日子好苦,為防疫,多少人從“廚房手殘黨”,成了烹飪高手;多少人也成了農夫,自種自煮;多少人更跨界轉型,把危機化為轉機。大家從一個相互爭鬥的、零和的世界中走出來,進入一個更健康、更具協作性的世界。

一場疫情改變了全世界,當然,也包括了處於新聞前線的媒體人。

站在新聞最前線,他們全天候工作,時時更新疫情動態,在非常時期,他們往往會比其他人更遲下班,身陷防疫之苦,和所有人一樣,離開新聞室後,廚房也成了他們的新戰場,且還在深夜開戰。

此次,八度空間電視新聞主播陳嘉榮回外婆家鄉檳城探親,就順便在檳城直播《榮兄燒廚房》,而他也邀請了《光明日報》總編輯陳柬郡擔任嘉賓。“雙陳”聯手燒廚房,從新聞室走向廚房,話題除了新聞時事,一起走過的抗疫之戰,還有廚房趣事及廚藝交流。

他們如何從新聞室走向廚房?

一向坐鎮主播台的八度空間電視新聞主播陳嘉榮,從沒想過自己有天會有勇氣在臉書直播下廚的悲壯經歷,而且在廣大支持的大驚小叫中,這“燒廚房”的直播可以續航那麼久,更沒想到的是,竟然有天還會寫一本關於下廚的書。

這一切,都是和新冠病毒疫情有關。

在那天之前,對獨居的陳嘉榮來說,家裡的廚房,一直都是比較陌生的角落。雖然,他和其他男人不同,對於烹飪這回事,他還是喜歡的,但更多的時候,他都是“動眼不動手”,盯着各類美食節目就好,對下廚總是提不起勁。

結果,一聲令下,行管令限制了他的行動,也限制了他的忙碌,強制居家的國令,讓他忽然有了更多機會來親近他的廚房。

他也看到,行管令的初始,大家對病毒的了解都是一知半解,也有許多流傳的假新聞。於是,行管令的第一天晚上,他就開始在臉書直播,一了自己耽擱了多年想做又沒做的念頭。

在這非常時期,他除了到電視台報新聞,平日都盡量足不出戶,但一日三餐總是要解決,此時,他也和所有人一樣,為了活下去,開始把重心轉向家裡向來寂寞的廚房。

結果,第一天下廚,他家的廚房沒有燒掉,只是煎壞了一個Roti Canai。

“我開始覺得,別人是燒菜,我卻在家中燒廚房。下廚這回事,並不是一種男人做菜的浪漫、療愈和美學過程,反而是一種牽涉公共安全的恐怖行徑。”

陳嘉榮現場呈獻的可樂雞。

陳嘉榮 燒菜燒出自信快樂

但陳嘉榮從沒想過,有人卻慫恿他“燒廚房”,就這樣,《榮兄燒廚房》開始直播了。

從直播第一道“炒西蘭花”開始,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會越來越有興趣做飯,而且一做就做了一年半。

“從MCO、CMCO、RMCO,再從RMCO、CMCO到MCO,我們的抗疫之戰周而復始,一路跌跌撞撞,而我的下廚魂也一發不可收拾,從一般家常小菜到各籍貫的年菜,在觀眾們驚叫連連、加油打氣、焦急指點之下,我不但沒把廚房燒起來,還可以燒出一道道美味的佳餚,更燒出了我的自信和快樂。”

如今,他更把過去一年多來用生命完成的“燒廚房”結果,以及轟轟烈烈的下廚事跡,化為文字與大家見面。新書《榮兄燒廚房》就是想告訴大家,榮兄可以,你也一樣可以,讓大家一起優雅而勇敢地走進廚房,享受這小天地的各種美好。

陳柬郡炮製的“泰式烤豬頸肉”。

陳柬郡每年必備的年菜東坡肉。

廚藝一流的老總陳柬郡挑戰難度極高的“德國烤豬肘”。

陳柬郡 煮便當與同事分享

《光明日報》總編輯陳柬郡的廚藝如何,公司同事是略有所聞。他的廚藝也讓他在疫情爆發後有更多機會發揮所長,除了自己有口福,也給同事們帶來幸福。

作為新聞人,尤其是報館新聞的骨幹,在疫情時更是背負着社會重任。當大家足不出戶自我隔離的時候,他們卻要敞開大門嚴陣以待,爭分奪秒地報導最快速、最正確的疫情相關信息,這疫年,讓所有媒體人體驗了一把前所未有的緊張和忙碌。

那段日子,陳柬郡總是確保所有新聞都正確無誤,給廣大讀者一個明確的訊息後,在截稿後才回家。

行管令的日子,有人忙着在巴剎、超市搶購囤貨,他卻要忙着做新聞;人家忙着在燒菜填飽一家人的肚子,他也忙着做新聞。

“在3月18日的首次行管令時,連出外打包也不行,根本沒人開店,所以,除了自己煮,根本別無選擇。”

於是,他選擇在深夜做飯,一次過做明早上班的兩餐,常常還會多煮,讓一些在疫下奔跑前線辛苦不堪的同事分享,疫情很苦,可以嘗一嘗溫暖餐,也讓同事們感到溫暖。

“我在16歲搬出來住後,少了家裡的住家菜,就經常要自己下廚,當中也讓我享受到燒菜的樂趣。 ”

《榮兄燒廚房》在疫下成了觀眾們的慰藉,在他手忙腳亂的廚房裡得到快樂。

陳嘉榮的黑暗料理,三色蛋變大混蛋。

陳嘉榮最愛逛巴剎,檳城巴剎也逛了大半天。

陳嘉榮為炮製可樂雞,一早就去巴剎採購新鮮食材。

陳嘉榮的失敗料理,燒焦的番薯。

深夜做菜成解壓樂趣

那段封城的日子,陳柬郡常常在大家熟睡的時段深夜下廚,每晚都精心呈獻兩道明日的便當。同事吃後,常都“驚艷”不已,因為大家都得上廚房的戰場,不擅下廚的同事都嚷着要老總獻食譜。

封城時,在自家廚房做菜成了大家的宅家日常,無論會煮不會煮,都得硬着頭皮上戰場,臉書成了大家交流廚藝和彼此的打氣站,而他也看到了疫下這樣窩心的一面。

封城深夜做菜的那段日子,也成了他最美好的回憶,因為疫情讓他的新聞工作更為緊繃,反而深夜做菜成了他解壓的最快樂方式,和所有人一樣,疫下做菜,成了最療愈的事。

“後來,我在一場活動中遇到了嘉榮,他告訴我,他忙着直播燒廚房,他的那番話,忽然讓我有了想拍視頻分享食譜的念頭。”

於是,他也在網上開始了自己的臉書專頁,取名“燒糊樂”,愛下廚的老總,也在他的廚房裡找到自己的快樂和自在。

MCO,我們一起經歷了最可怕的搶購“瘋”潮。

MCO我們都經歷了什麼?

MCO雖已成過去式,但這段刻骨刻骨銘心的MCO,肯定在許多人的生命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

就如陳嘉榮說,這場疫情,讓我們意識到自由行動原來不是理所當然就能享有的,也明白了,日常生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到個人身心靈的觀照,原來還有很多是我們需要虛心受教的。

搶購“瘋”潮:

蔬菜:

第一階段MCO隔天,陳嘉榮到超市買菜,在經過蔬菜區時,確實嚇了一跳,像經歷一場風暴浩劫,那時他也才第一次感受到安娣安哥們的狠勁,連一條菜,都不留給慢條斯理、抱着平常心面對疫情的他。

麵包:

搶購青菜瘋潮未退,大家又把恐慌目標投向麵包,接着又有了“一包難求”! 每天一早,大家都追着麵包車跑,最後只能絕望看着它走遠,甚至攔截麵包車,最後不得不讓麵包公司發表聲明,要求消費者保持冷靜,並依據所需的份量來購買。

雞蛋:

MCO初期,因為謠言,導致雞蛋供應有問題,於是又演變成一蛋難求,大家到處找蛋的奇景。

結果,2020那一年,馬來西亞的雞蛋因為疫情沖刺而面臨過剩和滯銷。

買錯菜 才知誰是一家之主

這絕對又是疫情裡,讓一家之主顏面掃地、鬧家庭革命的一大糗事。

MCO最嚴格時,政府下令每戶家庭只限一人出外採購,且必須是一家之主。

誰是一家之主?陳嘉榮說,這可能是每個家庭的最高機密,但MCO卻硬硬要大家把這機密攤在陽光下。

一家之主的男人來到菜市場、超市,常常都對着一大堆蔬菜發呆。怎麼它們看起來都一模一樣?

於是,他們只好打開了手機擴音器、視頻或拍照詢問那位才是一家之主的太太。結果許多男人又因為買錯菜被太太罵,不小心還開了擴音器,罵聲擴散全場。

MCO後,男人才知道,原來買菜這樣難。

為了避免男人買錯菜所引起的家庭風暴,許多商家也紛紛推出了一系列的貼心拯救指南,教導男人們如何辨識食材,望能幫上迷途的先生。

陳嘉榮把一年多疫下的燒廚房點滴化為文字,推出了這本新書《榮兄燒廚房》。

兩大下廚臉書群組啟示錄

兩位新聞人,一個不擅長烹煮,一個沒時間搶菜,但其實也在疫下磨出一身的生存之道。

拯救陳嘉榮,讓他在燒廚房路上不孤單寂寞的,其實是MCO期間崛起爆紅的兩個風格各異的臉書群組。

一個是專門晒黑暗料理的“今天煮什麼都不行”(Masak Apa Tak Jadi Hari Ni Official),忠實記載了各路人原本滿懷期待地跟着食譜做菜,不料完成後賣相卻不堪入目的慘烈壯舉。

另一個是“老公今天煮什麼”(Suami Masak Apa Hari Ini),只允許丈夫和準丈夫加入,是男士們互相打氣、分享食譜及下廚心得而盡顯兄弟情誼的溫馨群組。

“相對於‘今天煮什麼都不行’的觸目驚心,我從‘老公今天煮什麼’得到更多的正能量和激勵,更差點立志成為米其林星級廚師。”

一次過買足耐存放食材

至於陳柬郡,他說,疫下省省用的局勢,也讓他有了許多的新突破,也煮出許多他過去甚至未來可能都不會煮的新菜餚。

“因為工作忙碌,我一出門採購,都是一次過買足一星期的材料,而且都會選買耐存放的食材。”

因為得耐頂一星期,他都會買很多比較耐存的瓜類,但其實,他過去很少買瓜類,也很少吃,但疫後,卻讓他成功變出許多美味的瓜料理,而且也慢慢愛上瓜料理。

“以前,我只知道用冬瓜熬湯,現在我才知道,用冬瓜去蒸肉碎非常美味;以前,我從來沒買過絲瓜,現在我才知道,原來它是這個樣子的,更原來,它除了可以用來炒冬粉,更可以用來炒肉碎,甚至可以煮成清甜的絲瓜蛤蜊湯,太美味了。至於茄子,MCO後,我學會用它來和其他蔬菜一起煮成咖哩,感謝這疫情,讓我們有了前所未有的體驗。”

《光明日報》總編輯陳柬郡(左)與八度空間新聞主播陳嘉榮這兩位媒體人一起與大家話疫年。

疫後感悟:家人最重要

陳嘉榮48歲,陳柬郡50歲,兩人都在奔五的路上。

老總說,“這疫情,有得有失,也改變了全世界人的人生觀,讓人有了更多反思的機會,去深思活在當下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東西。”

他說,環顧周遭,很多50歲的人事業可能上了岸,已到了拚搏事業的高峰期,疫情卻讓他們看得清楚,精神比物質的追求還要重要。人生無常,生命是非常脆弱的,珍惜當下,把更多的時間花在家庭和自己想做的事上,才最值得。

“去年大家都不能回家過年,今年終於可以一家團圓了而不再是就地過年,讓大家都非常珍惜。回家過年這條路不再遙遠,久別重逢的喜悅,讓大家更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

在居家生活找到樂趣重心

陳嘉榮也說,許多人在有所感悟後,甚至辭去了高薪工作,不是跳槽,而是完全轉換了跑道,甚至在家賣蛋糕,為的就是,換一份可以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的工作。

他說,身邊的許多朋友,尤其是大企業家,紛紛都選擇回歸家庭,徹底改變生活方式,珍惜與家人一起度過更珍貴的時光。

“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疫情反而讓家具、電器銷量暴增,大家都在居家生活中找到了樂趣和重心。”

而疫後,大家都盡量避免外出,反而也盛起自家種植風氣,自種自供,大家樂於當個快樂農夫。就算是沒空地的公寓,也可在小陽台種菜。

“我從以前就很想有一天可以下田種菜當農夫,這疫情,也了了我這心願。”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