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東西明周刊副刊

【招牌菜】就地過年 年味不打折

大馬去年3月18日“封國”,至今新馬邊境尚未開放,被逼分隔兩地的夫妻不少。

這場疫情,讓不少人夫“被困”新加坡,人妻則在家裡撐起一片天。

Advertisement

加上大馬疫情反覆,更讓許多遊子打消回鄉過年的念頭,看來今年只能簡單過年,期許明年會更好,大家能夠一家團圓。

大馬疫情反覆,兩姐妹今年只能跟父母和兒子簡單過年,無法一家團圓。

王美玲(46歲)與王美華(42歲)來自吉打亞羅士打,姐妹倆分別在1996年、1999年南下新山,早期在新加坡打工,之後回流新山。因為MCO,兩人的丈夫都被“困”在新加坡,今年無法一家團聚。

王美玲回憶,小時候在家鄉過年很熱鬧,亞羅士打人從小到大必吃的年菜包括:鹹菜鴨、咖哩雞、炒沙葛(包生菜)、檳城滷肉,這是家鄉的傳統,一代傳一代。每年新年,他們必定回鄉,隨着家公家婆過世,近幾年他們只在清明節回鄉,父母則搬來新山同住。

ADVERTISEMENT

丈夫不在家,身為大姐的王美玲“撐”起一頭家,她說:“老公雖然是工作狂,但還是每天來回新山、新加坡,兩地奔波,最長也只是出差一兩個星期。不習慣也得習慣,以前打電話要排隊打公共電話,現在可以視頻通話,已經很好了。”

宅家的日子,姐妹倆分工合作,姐姐負責打掃,妹妹負責掌廚,除了去巴剎採買食材,也會看直播買海鮮,疫情高峰期間,幾乎天天在家煮,早前疫情開始穩定,偶爾才在週末外出堂食。

由於對烹飪有興趣,兩人煮出來的菜式相當多樣化,王美華說:“小時候就已經學會煮食,不會煮就問,現在還可以上網看視頻教學。對有興趣的事物,不嫌‘多工’。”

王美玲的丈夫文健明(49歲)去年3月17日趕在大馬“封國”前入境新加坡,原本以為只是“短住”2個星期,沒想到轉眼已接近一年;王美華的丈夫則是新加坡人。大馬疫情反覆,確診數字居高不下,兩姐妹早已作好無法跟丈夫一家團聚過年的心理準備。

 【咖哩雞】

市場上有很多咖哩醬料可以選擇,加入椰漿,再加入其他配料,就可以調出自己想要的咖哩雞風味。

 【五香肉捲】

檳城滷肉是新山人俗稱的“五香肉捲”,非常多工,據說,內餡成條狀的滷肉比肉碎製作的滷肉好吃。

王美玲(左)與王美華接棒成為「廚房掌門人」,直言對有興趣的事物,不嫌麻煩或是多工。

上網看視頻教學,王美華不時會在家做糕點當下午茶、早餐。

不喜歡吃火鍋,王美玲親自下廚煮年菜。

最愛家鄉味 團圓飯不吃火鍋

父親是福州人、母親是福建人,王美玲說,北馬一帶的團圓飯不太流行吃火鍋,通常是“大魚大肉”類型,家家戶戶都有白斬雞、蒸魚,剛南下新山的時候,她也曾“跟風”吃火鍋過年,結果剩下一大堆食材。

兩人最喜歡的年菜,就是炒沙葛,除了有“吃薄餅”的口感,也有一股家鄉的味道,更是外面吃不到的好滋味。

炒沙葛的用料除了“主角”沙葛,還有魷魚絲、三層肉切絲、香菇、紅蘿蔔等。

另一道鹹菜鴨湯,要煮上三四個小時,用火炭燜煮更好吃。王美玲笑說:“以前在新加坡工作,同事很不明白我們過年為什麼要吃‘鹹菜’,感覺意頭不是很好,但是我們家鄉不忌諱這些。不過在娘家,我媽媽在年除夕會煮豬肚湯。”

而她們口中的“檳城滷肉”,其實就是新山人俗稱的“五香肉捲”。王美玲說,檳城滷肉是工序繁多的一道美食,母親以前的做法是瘦肉+肥油切成條狀,她則直接選用三層肉切成條狀,再“改良”加入馬蹄和蝦,吃起來口感爽脆。

另有一道家家戶戶都有的年菜是:菜尾。就是把年除夕吃剩的雞肉、燒肉等來個“一鍋熟”,再加入芥菜、辣椒干,燜煮3小時。由於初一過年不吃“菜尾”,所以是初二的另一道年菜美食。

 【炒沙葛】

炒沙葛是北馬一帶過年過節的一道美食,拿來包生菜一起吃,傳統煮法一代傳一代。

 【鹹菜鴨湯】

鹹菜鴨湯是以鹹菜、鴨、薑、水梅、番茄、胡椒粒等配料熬製而成,要煮上三四小時。

在家用餐也很有儀式感,李梅鳳說,孩子長大了,身為父母的要懂得玩更多的花招。

李梅鳳在過去幾年的新年做過豬、雞、狗、鼠造型的魚生,今年與丈夫相隔兩地、各自過年。

李梅鳳自認廚藝一般,但是因為有萬能鍋,加上孩子不挑食,讓她不必為三餐煩惱。

自創簡單年菜 夫妻各自過年

李梅鳳(39歲)與丈夫黃碤峻(40歲)的籍貫同樣是廣西,在新山定居11年,她在柔州利民達出生,丈夫則來自彭亨直涼(Triang),早期夫妻倆在鄰國工作,如今只有開髮廊的丈夫留在新加坡獨自打拚。

疫情前經常全家出動,她形容:“老公不在家,好像少了一隻手。”丈夫離家後,李梅鳳凡事都是一腳踢,親力親為照顧3個孩子(大女兒12歲、二女兒9歲、小兒子8歲),汽車維修、換燈泡、水龍頭壞了,全都要自己來。夫妻每天通過視頻“見面”,李梅鳳笑指感覺丈夫是“外勞”,自己像“單親媽媽”。

黃碤峻很注重華人過年過節,舉凡農曆新年、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一定回鄉,一年大概四五次,通常會在除夕前提早兩天回老家,初二再跟太太一起回娘家。去年一家五口的生日,他們都不曾“人齊”團圓,今年也沒辦法回家過年。

三代同堂很熱鬧

李梅鳳說:“家婆有8個孩子,三代同堂加起來大大小小有四十多人,我老公、他的3個姐姐還有妹妹的老公都在新加坡,今年不會回來過年,我也會留在新山。”

她回憶,家婆以前當媳婦的時候,被“訓練”煮出一桌子的菜,但是家婆並沒有要求自己跟她一樣。婆家的年菜基本上是“一堆肉”,豬腳、臘肉、扣肉、燒雞、燒鴨,還有釀豆腐、燜冬菇等。由於家族成員有素食者,所以大伙會在年初一吃素,她主要負責製作魚生。

李梅鳳有5個兄弟姐妹,3個在新山、2個在吉隆坡,只要能夠縣跨,今年計劃安排住在利民達的父母來新山過年。她近年自創了幾道簡單、孩子愛吃的年菜,當中包括八寶飯和運年菜。八寶飯裡面的“八寶”有臘腸、青豆、包菜、香菇、玉蜀黍、四季豆、大蔥和紅蘿蔔,運年菜的寓意則是“八寶飯配好運,一年比一年好”,運年菜由3種菇類和西蘭花組成,也是一道健康美味的素食。

 【運年菜】

運年菜由3種菇類和西蘭花組成,寓意是“八寶飯配好運,一年比一年好”。

 【八寶飯】

用青蔥擺出“福”字,八寶飯充滿“年”味。

黃美鳳有8個兄弟姐妹,排行最小的她與三姐嫁來新山,她於去年4月開始茹素,因此今年過年會特別為自己準備素食年菜。

大年初一 興化麵線配搭一鍋湯

馬六甲出生、新山定居16年的林國偉(46歲),今年是第二次沒回家鄉過年,第一次是5年前女兒剛出生,太太當時在家坐月。他的太太黃美鳳(41歲)是印尼華僑,婚前住在印尼峇淡島,2002年結婚後,曾在馬六甲跟家婆同住5年。

黃美鳳說,家婆廚藝很好,婆家年菜少不了白斬雞、燒肉、滷豬腳、蒸魚、豬肚湯、仁當雞、炒米粉、炒雜菜,相當多樣化。娘家部分,在她印象中,中學以後,峇淡島的華僑也在新年開始流行起吃火鍋,寓意“團圓”,圍爐團圓。但因疫情關係,她已經整整一年沒回峇淡島,過年也只能靠視頻拜年。

由於峇淡島靠海,火鍋食材以海鮮為主,特別是俗稱“拜年魚”的白肚魚,農曆新年期間價格特別貴。

“其實峇淡島印尼華僑的文化習俗跟新馬很像,華人也會拜祖先、拜天公。”

林國偉和黃美鳳夫妻倆都精通廚藝,今年宅家過年,基本的新年氣氛還是要有的。

馬六甲新年氣氛濃厚

林國偉指出,馬六甲的新年很熱鬧,除了遊子回鄉,還有來自各地的遊客,到處張掛新年燈飾,非常有新年氣氛。小時候的新年家裡少不了魚、蝦、雞,團圓飯一般安排在午餐,這幾年為配合弟弟從新加坡回來的時間,改成晚餐。

“母親過年必煮豬腳燜海參,由於海參價錢不便宜,所以只有在過年才會煮這道菜,寓意‘發財就手’。”

大年初一,林家午餐會吃干撈興化麵線配一鍋湯,他的公公來自中國福建興化,這道菜在大馬吃了三代人。大年初二,林國偉的姑姑從吉隆坡回娘家,一家人會聚在一起BBQ。

他說,雙親和妹妹一家人都在馬六甲,他和太太、3個孩子和弟弟會家裡吃團圓飯,另一個弟弟和弟媳則在新加坡,今年只能在各自的家過年了。

 【干撈興化麵線】

干撈興化麵線做法簡單,麵線燙熟後,倒入少許麻油和醬青攪拌,再加入爆香後的蒜米。一鍋湯裡面的配料有鮑魚、豬肉、青菜等,相當豐富。

 【白斬雞】

在白斬雞上撒上爆香過的蒜米,寓意“黃金滿地”。

 【港蒸石斑魚】

港蒸石斑魚,年年有餘(魚)。

 【黃金麥片蝦】

黃金麥片蝦,取自廣東話諧音,過年吃蝦“笑哈哈”。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