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打開天窗】行動限制令進入第二個階段

又一個星期過去,以為防長伊斯邁沙比利降低口罩零售頂價的承諾已不了了之,週一他就報告,內閣決定將頂價訂在1.50令吉,從4月1日開始生效,並會不時檢討價格。

Advertisement

防長也宣布進入第二階段的行動限制令(MCO),實施更嚴格的標準作業程序(SOP),包括縮短超市、雜貨店、巴剎、食肆和油站等的營業時間。

防長在電視直播時忽然指責《The Edge》報導假新聞,說政府並沒有發布宵禁或戒嚴的消息。

ADVERTISEMENT

《The Edge》否認曾做那樣的報導,說它只在網站引述馬新社有關防長透露將實行更嚴格SOP的新聞,卻被人在社交媒體張冠李戴,鏈接該報報導,貼上防長的照片,然後打上“實施緊急狀態的受影響地區”的標題,讓人誤以為是該報的新聞。

該報對防長在未查清楚事實即在電視直播指控該報做假新聞感到失望。

好了,現在進入正題,便是有關慕尤丁在上週五公布總值2500億令吉的經濟振興配套。

奇怪的是,這2500億令吉的振興配套也包括了敦馬在2月杪公布的200億令吉經濟刺激方案,再加此次撥款1280億令吉在人民福利、1000億令吉供中小型企業,以及20億令吉在提振國家經濟上。

當時就很納悶,國庫坐吃山空,哪來的2500億令吉振興經濟?那幾乎是財政預算案的總開銷,難道又是舉債不成?

然後讀到新財長賽夫魯受訪時透露,政府直接注入配套的金額(direct fiscal injection)是250億令吉,還以為是媒體手民打少了一個零。

賽夫魯是CIMB的前CEO,在國盟政府上台後受委財長。他說,其他金額來自貸款和GLC的項目,例如今年的資金開支(CAPEX)就有300多億令吉。但那些是早已預算好的GLC開支,能算進配套裡麼?

為商企業界提供的550億令吉保證基金只供“後備”而已,未必真正或全數會流入經濟體系裡。難怪商企業界認為振興配套對他們的作用不大,雖然供中小型企業的援助金額為1000億令吉,但也解決不了現金流和營運開銷的問題。

例如每名僱員600令吉的薪資補貼,卻只補貼短短的3個月,還要商家證明從今年1月至今的營收減半才能申請。但僱主要如何顯示收入減半,是比較去年的同期、上一個季度、逐月比較,還是根據預測數字做比較?

然後,也有在這段期間被要求拿無薪假,或者工作半天同時薪水也減半的僱員,僱主是否也可以申請補貼呢?這些都沒有很清楚的說明。

部份配套只是紙上金額

至於“延後債務”,例如銀行允許延遲半年償還貸款的做法,也只是給予客戶半年的通融期,而且利息照算並沒有免除。這些數據,在慕尤丁的配套裡只是紙上金額,並沒有資金流入體系裡。

還有其他的延期付款、延繳稅務、豁免租金、電費折扣和免費網絡等等措施,同樣都未涉及現金援助。

首相署經濟事務部長慕斯達法說,就算新冠疫情結束,國家仍需至少6個月時間,經濟才有望復甦。而且6個月已經算是樂觀的了,他說其他國家預測最快要9個月到一年的時間。

我國的疫情幾時才會結束?沒有人知道,算它2個月後吧,因此,要國家經濟好轉,從2個月後算起,是不是至少要8個月以上?

慕尤丁的2500億經濟振興配套,明顯的只供短期用途,那3個月至6個月後呢?又來另一個振興配套嗎?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康華)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