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愛環境,零垃圾2 】凡走過必撿起垃圾 爬山隊Plogging北笑山

報導\劉楚珊    攝影\ 蔡進強

起源自瑞典的環保慢跑(Plogging)是以愛運動,也愛護環境為核心理念,鼓勵人們一邊做運動一邊撿垃圾,因為撿垃圾也是在做運動。

Advertisement

環保慢跑的理念於5年前也被引進檳城,並獲得武吉占姆爬山隊的響應,鼓勵隊員一邊登山,一邊撿垃圾,同時提醒人們不要在山上亂丟垃圾,共同維護大自然環境的整潔。

熱愛登山的林明泉(左)和林文山撿起被丟棄在山上的垃圾,響應環保慢跑的理念。

若你是熱愛登山或玩水的人,每當登山或在跑步的當兒,沿途不難發現散落在地上的垃圾。

2016年,熱愛跑步的瑞典人艾力克(Erik Ahlstrom)發起了環保慢跑(Plogging)活動,鼓勵人們在慢跑的時候也順手撿垃圾,維護環境的整潔。

ADVERTISEMENT

Plogging是由瑞典語“Plocka upp”(意指撿垃圾)和 “Jogga”(意旨慢跑)結合而成。當在做着彎腰、深蹲、伸手撿垃圾的連番動作時,其實也等如在做運動。這個活動從瑞典開始興起,後來有許多國家也響應了這項結合運動與環保的活動。

2018年3月,時任檳島市長拿督尤端祥在檳島西南縣武吉占姆(Bukit Jambul)的北笑山推介環保慢跑的理念,號召檳島市政廳公務員和武吉占姆爬山隊員們響應,一邊爬山一邊撿垃圾。

北笑山坐落在檳島西南縣武吉占姆,是許多登山客愛去的好地方,無論是早晨或下午都可見或是爬山或是休閒的人愜意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在工作日,到北笑山運動的人以退休人士居多,當來到週末,也有年輕人呼朋喚友爬到山上的觀景台,邊欣賞風景邊吃喝。

林明泉發現有人將垃圾丟進樹林裡,於是走進樹林撿垃圾。

拎着垃圾袋登山

武吉占姆爬山隊主席林明泉居住在北笑山附近,逾20年前已是北笑山的常客。2004年武吉占姆爬山隊創立後,他是該隊很活躍的一員。

“我是從1999年開始常爬北笑山。Bukit Jambul是這裡的官方名稱。在這之前,登山客發現這座山上有很多沙(Pasir),於是為它取名Bukit Pasir,中文以Pasir諧音稱為北笑山。即便後來有官方名稱,北笑山依然為當地人熟悉的俗稱。”他帶着記者從山腳一路往上走,一邊說道。

2018年北笑山推介環保慢跑的概念時,林明泉也是其中一名參與者。“那一次推介之後,即便北笑山沒有再辦盛大的環保慢跑運動,登山友也時刻將這項概念實踐在日常的爬山運動中,邊爬邊撿垃圾,共同維護這座山的整潔。”

他從山腳開始就拎着垃圾袋,沿路看到塑料垃圾,就隨手撿起來裝進垃圾袋。

根據他的觀察,喜愛登山的人不會亂丟垃圾,因為他們都熱愛大自然。反而是那些在週末三五成群到山上觀景台玩樂的人,下山前沒有將垃圾帶走,留在了山上。

“曾經有一次,我親眼看見有人丟垃圾,當時我沒有直接說‘不要亂丟垃圾!’而是委婉地提醒對方‘你掉了東西!’當時他覺得很丟臉,立刻撿起垃圾帶下山。”

從北笑山山腳爬上觀景台,需要沿着多個階梯向上走,階梯兩旁是樹林。他指着樹林說道:“那些亂丟垃圾的人會選擇區域丟垃圾,他們不敢將垃圾丟在經常有人使用的階梯上,而是拋向樹林裡,不讓人發現。你注意看,樹林裡有零零散散的垃圾!”他走進樹林撿拾垃圾,一臉的無奈。

北笑山上的觀景台可眺望檳城大橋和第二大橋,還有運動設施,成為人們欣賞風景和運動休閒的好去處。

廁所變成垃圾堆

採訪當天是工作日的早上,前來北笑山運動的人多數是退休人士。在上山路途中,林明泉一路遇見相熟的登山常客。退休人士黃樂強和林文山也加入其中,一邊登山一邊收拾垃圾。

現年75歲的黃樂強當天很早就登上北笑山,下山途中他看見垃圾就自動自發撿拾,並拿起放在樹下的一枝掃把,將掉落在山路上的落葉掃到一旁堆起來,以免山友踩到落葉而滑倒。

“這裡的登山客在上下山途中看到垃圾都會主動撿起。但是,此舉卻導致有些人認為,既然有人會收拾垃圾,那麼隨便丟都沒有關係,始終不改亂丟垃圾的惡習!”黃樂強一邊打掃,一邊說道。

現年61歲的林文山也是該爬山隊的隊員。這天,他也拿着垃圾袋與林明泉一起登山,每當發現垃圾就會撿起,響應運動兼環保的號召。

上山途中經過一座公共廁所,這廁所自從多年前水管損壞之後,便一直沒有水源供應,導致骯髒不堪,不只是排泄物無法沖洗,還成為人們亂丟垃圾的地方。林明泉和林文山忍着臭味走進去,收拾被丟在廁所裡的垃圾。

林明泉(左)和林文山發現人們將垃圾丟進公共廁所,只好走進廁所裡收拾。

觀景台旁玩健身

現年73歲的林明泉退休後依然維持每天運動的好習慣,健步如飛的他約20分鐘即登上了觀景台。

“北笑山海拔241米高,山上的景色宜人,所以很多附近的居民每天都會來這裡做運動。在觀景台建設起來之前,登山客自行用木枝搭建帳篷,讓前來運動的居民有地方可以歇息。”林明泉說道。

只是,後來木造的帳篷因年久失修且遭到白蟻侵襲而無法繼續使用。2015年,由檳州發展機構耗資27萬令吉打造的兩座觀景台落成之後,因左邊觀景台可以眺望檳城大橋(俗稱一橋),右邊觀景台可欣賞到檳城第二大橋(俗稱二橋)的絕佳風景,使山上成為許多人同時欣賞一橋和二橋的熱門場地。

“兩座觀景台剛落成的前兩年,許多人都慕名上山欣賞美景,而觀景台旁邊還設有一些運動設施讓人健身,於是山上的人潮變多了。”

根據觀察,沿途從山腳到山上以及觀景台周圍,並沒有設立任何禁止丟垃圾的告示牌。

“雖然設立告示牌有警惕的作用,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遵守指示。有人非但無視告示牌,還把垃圾丟在告示牌前!”

他認為,愛護環境,人人有責。要解決這些問題,就是人們要培養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維護環境的整潔需從本身開始做起。

他發現,幾乎每逢星期六早上會有一群男女帶着廚具和食材登山,抵達觀景台後會在山上烹飪,然後邊賞風景邊吃。

“他們在下山前會收拾清潔,也會把垃圾帶下山,這是讓人感到欣慰的事,也值得其他人學習。也有山友自動請纓修剪觀景台周圍的樹枝和雜草,使觀景台得以維持美觀。”

經過他與爬山隊員的努力下,北笑山得以維持乾淨,這天下山時,他與林文山再沿路探看是否有垃圾,然後各拿一個垃圾袋下山。由於垃圾數量不多,兩個垃圾袋也就沒有裝滿。

登山客發現垃圾後,彎腰拾起來。

天黑登山易迷路

武吉占姆爬山隊不但在維護北笑山的環境整潔上扮演重要角色,由於也熟悉北笑山的登山路線,因此當有人在山中迷路時,他們也協助消防隊搜尋迷路者。

“這裡的山路和山上觀景台都沒有照明設施。但是,有人在接近太陽下山時分才上山,還有人在晚間冒險用手電筒照明上山,但在下山時,因對山路不熟悉且天色黑暗而容易迷路。”

林明泉提醒大家勿在接近天黑時才登山。若在山中迷路切勿驚慌,留意山路旁的樹幹上會有由該隊貼上的記號並通過手機求救,該隊會依據線索尋找迷路者。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