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導\劉楚珊 攝影\蔡進強
檳城州由檳島和威省組成,其中檳島是一座四面環海的島嶼,每逢早晨和傍晚時分常見人們在海灘欣賞風景或休閒運動。但是,海灘上常見散落滿地的垃圾令人大煞風景,使原本欣賞美麗景色的好心情都一掃而空。
由一群檳城志願人士組成的“Kaki Clean”熱衷推廣身心環保,除了召集民眾一起到海灘拾垃圾來維護環境,也藉此讓人意識到整理情緒垃圾的重要性。
今年四月份第三個星期日早晨約7時30分天才剛亮,在距離檳島皇后灣廣場不遠處,坐落在海灘旁邊的GSD腳車公園(GSD Cycling Park)除了有許多人在此騎腳車和跑步晨運,還有由一群推廣身心環保的志願人士組成,由Aimpactz社會企業支持的“Kaki Clean”群組聚集在此舉辦“海岸線身心環保緩活運動”。當天共有41名志願者參與這項環保運動,年紀最小者是13歲的中學生。
發起人之一的林康妮帶領志願者一起進行歡樂操和正念靜心之後,志願者穿上綠色圍裙和手套後,分成三個小組在海灘拾垃圾。
有志願者將亂丟在公園裡的煙蒂和香煙盒拾起來,有者在草堆裡發現塑料袋、食物包裝袋、紙巾,有者撿起了被丟在海灘上的各種各樣的塑料垃圾,其它如布料、口罩、鋁罐、保麗龍、玻璃瓶、利樂包等也不少見。
根據觀察,在垃圾堆滿的地方可見到被燒過的木柴堆和葉子,推測很大可能曾有人在這附近的公園野餐或燒烤後,沒有把垃圾帶走。
即便有些垃圾已發出臭味,有些沾滿泥沙,有些是隨着海水漂流而來,但志願者不嫌髒也不怕臭,縱使在撿拾垃圾時不小心被螞蟻咬到,也毫無怨言地繼續展開“地毯式搜索”,一個垃圾也不放過。
45分鐘後,志願者合力將一包包的垃圾搬到公園中央,接着,各小組將垃圾袋打開區分成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大類。
經過分類和計算後,發起人之一吳淑賢公佈這天撿拾到的垃圾總計是88.8公斤。其中,煙蒂最多,共有956根。
在這之前,Kaki Clean分別在2月和3月舉辦過一場“海岸線身心環保緩活運動”。第一場的“收穫”大約100公斤垃圾,第二場則有108.57公斤。
省水節源 減少消耗地球
此運動的發起人包括莊健民博士、林康妮和吳淑賢,他們曾於2019年世界清潔日合力推廣環保,因為理念契合,今年更召集了同樣熱愛環保的卓慧珊和翁袀銘,於2月的第三個星期日舉辦了第一場運動。
莊健民希望藉此環保運動來向大眾推廣5R理念,實踐零垃圾的生活方式。5R即是Refuse(拒絕)、Reduce(減少)、Reuse(重複使用)、Recycle(回收)和Rot(堆肥)。
他鼓勵人們“拒絕”使用塑料袋和塑料吸管。很多人認為使用塑料吸管喝水比較衛生,其實是不正確的觀念。
“還有,人們也需在生活中‘減少’消耗電源、水源和碳排放量。天氣酷熱時,人們寧可躲在室內享受冷氣帶來的涼快,此時將溫度調得太低須消耗大量電源。我建議大家將溫度調至攝氏24度,這是讓人感覺舒適的溫度,也有助於節省電源。”
他也提醒檳州人節約用水,別因為水費便宜而浪費水源。他也鼓勵人們多使用公共交通通勤,以減低碳排放量。
他鼓勵人們在購物時以能“重複使用”的環保袋來裝物品。但他重申,雖然他鼓勵使用環保袋,但也要拒絕接收過多的免費環保袋,免得積累太多反而得無所用。
“外出打包食物時若能自帶碗盞,也是友善對待環境的一種習慣。還有,也可以嘗試把還可以穿的舊衣物與其他人交換,賦予舊衣物重複使用的價值。”
“很多人都誤以為‘回收’排在5R理念的第一順位。其實,在人們落實了拒絕、減少、重複使用這3項理念之後,第四項才是回收物品。但若能夠實踐前面四項的環保理念,那麼最後剩下的垃圾可以拿去做‘堆肥’。”
正念靜心 整理情緒垃圾
林康妮說,當大家在收拾各種各樣的垃圾時,其實也在整理自己的情緒垃圾。
“此運動不只是灌輸人們愛護環境的理念,也注重身心環保。自從三年前新冠疫情爆發後,有很多人產生了負面情緒,導致自殺率上升。當人的內心有太多的情緒垃圾時,就會通過向外丟垃圾的舉動來投射其內心狀態。”
因此,她也在活動上帶領志願者一起進行正念靜心,以便志願者更有意識地覺察當下,在撿拾垃圾時也整理情緒。
她舉例,沒有正念意識的人會做出自私的行為,不愛自己也不愛環境,於是經常會不自覺地亂丟垃圾。而當人擁有正念時,就不會亂丟垃圾,也不會胡亂發脾氣,而且會在日常中實踐環保的理念。
莊健民說,人們到海灘收拾垃圾,也是一種療癒身心的方式。那是因為人們也可以在同一時間欣賞大自然之美,不但淨化環境也淨化心靈。
每月舉辦 提升環保意識
莊健民說,許多社區會召集居民一起來打掃環境,然後將一包包的垃圾丟進垃圾桶讓垃圾車載走就算是完事了,只不過,居民並沒有從中學習到環保知識和如何為垃圾分類。
因此,他們策劃此活動,安排志願者到海灘撿拾垃圾45分鐘後,也在現場為垃圾進行分類,藉此讓大眾更了解哪些物品可回收或不可回收。
由於過去三場活動的反應不俗,他們打算在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早晨舉辦身心環保運動,歡迎12歲以上的人士參與,以向學生們傳達身心環保的理念,也鼓勵樂齡人士通過一邊拾垃圾,一邊做運動來活絡身心。
“我們希望有一天人人都懷有愛護環境的意識,不會亂丟垃圾,那麼我們也就不用再作召集了。
“因此,現在我們必須從教育着手。除了教育學生,也計劃未來可以舉辦親子身心環保運動,鼓勵家長帶孩子一起來學習。”林康妮說道。
莊健民說,檳島有很多海灘都佈滿垃圾,因此,他們預計以後會到不同的海灘,並希望可以與回收商合作一起舉辦環保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