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地方

【全球華人經濟科技峰會開幕】首相:疫情逼出數碼轉型 走出經濟衰退靠團結

(檳城16日訊)首相拿督斯里依斯邁沙比里呼籲私人界促進國家改革,推動可持續性並為國家的集體目標做出貢獻,讓馬來西亞變得更有彈性的國家。

他說,我國親商理念一直都體現在政府致力維持公私伙伴關係中,儘管目前重建我國經濟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要走出經濟衰退的道路,所有人必須保持著團結。

Advertisement

檳州元首阿末弗茲受邀出席及致詞。

依斯邁沙比利透過線上方式致開幕詞。

依斯邁沙比里今日在線上為全球華人經濟和科技峰會主持開幕儀式時說,去年冠病疫情的爆發讓我們有機會加速數碼化轉型,包括公共和私人界都被迫使用科技並將運營轉移到互聯網上。

“這種轉變改善了政府在危機期間的交付系統,以安全方式向人民提供基本服務,以及處理冠病疫情的危機。”

ADVERTISEMENT

“然而,我們不應讓這種因需要而產生的轉變成為暫時的。我們必須抓住創新技術和商業模式帶來的機遇,這為推動經濟增長新引擎發揮重要作用。”

“本著這種精神,我國推介了數碼經濟藍圖(myDigital),以加速我國在2030年成為先進科技的經濟體,鼓勵創建一個與技術深度融合的社會,遵循包容性、公平性和環境可持續性原則。”

放眼創造50萬新飯碗

他說,在數碼經濟藍圖中,政府放眼在數碼化領域創造50萬個新就業機會,即通過實施以下措施:幫助87萬5000家微型企業和中小企業實現數碼化商業、在未來5年內創造出5000家創業新公司、吸引173.2億美元的國際和國內數碼投資。

他說,我國一直堅信自由、公平和開放貿易,創建多邊貿易體系為基礎,並在去年11月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他說,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RCEP涵蓋大約22億人口的市場,這相當於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這不僅會為我國人民提供新的企業機會,也讓區域商界可以更廣泛地進入我國和東盟市場。”

首相說,自2009年開始,中國一直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貿易夥伴,佔我國2020年貿易總額的18.6%。去年我國對中國出口也創下新高,增長11.1%至377億7000萬美元。

中國也是馬來西亞最大的進口地,佔進口總額的21.5%。他說,在投資方面,從2016至2020年中國也成為我國最大的投資國。

在這5年中,國際貿易及工業部通過大馬投資發展局批准了243個項目,總投資為149.1億美元,也提供了超過5萬個就業機會。

他說,隨著2013年和2017年分別簽署了經貿合作五年計劃和“一帶一路”倡議(BRI),馬中經濟合作將會進一步深化。

他指出,我國給予投資者提供的優勢,不僅僅是作為通往東盟的門戶,也是通往世界的市場。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