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超越線】配合中藥養生補氣血 調整臟腑抗牙周病

文◆ 邱宇鋒(中醫師)、《明報》
流牙血、牙肉萎縮、牙齒鬆動是牙周病的常見病徵。
牙周病不止是口腔的疾患,更是一種全身疾病,與免疫失調、內分泌紊亂等都有關係。
(香港訊)中醫認為,臟腑失調,如脾胃濕熱、腎陰虧損、氣血不足,可導致齒齦損傷或失養。通過中藥調整臟腑機能,配合養生調攝,使氣血充足、陰陽調和,有助固齒及改善牙齦健康。
糾正身體失調改善症狀
牙周病屬於中醫”牙宣“的範疇,清代《醫宗金鑑》記載:“牙宣初起腫牙齦,日漸腐頹久露根”,最後可導致牙齦腐臭,齒根動搖,牙齒鬆脫,病情可由一顆牙齒逐步蔓延至整口牙齒,與現在慢性牙周病的臨床症狀相符。
撇除口腔衛生欠佳的因素,中醫認為,牙周病病機與脾胃濕熱、腎陰虧損、氣血不足都有關係。
臨床上若牙周病患者屢經牙科治療(如洗牙、牙周手術等)不效,或患者即使已經非常注意口腔衛生,但仍無法擺脫牙周病症狀者,可嘗試從調整臟腑、氣血機能的方向出發,糾正身體失調,從而改善牙齦健康。
脾胃濕熱牙肉紅腫出血
《明醫雜著》認為若嗜食肥甘厚味,或飲酒,或愛吃辛辣刺激之品,可引致脾胃積熱,其熱可沿手陽明大腸經與足陽明胃經之循行而上蒸齒齦,以致齦傷絡損,容易發生炎症。
這種由於脾胃濕熱而引致的牙周病,臨床常見表現包括牙肉紅腫、牙齦無故出血、牙周袋深而容易積膿,其他症狀還包括口乾、口黏口甜、口臭、經常有飢餓感覺、大便乾硬、尿黃、舌苔黃而厚膩等。
針對脾胃濕熱的失調,在治療方面可用清胃瀉火、祛濕清熱的方法,常用方藥如清胃散、黃連、生地黃、知母等。若因胃火熾盛日久而引起胃熱陰虛,以煩熱、口乾舌燥、大便乾結、舌紅而苔黃質乾為主要表現者,可選用玉女煎、石膏、麥冬等清胃滋陰。
中醫理論認為,“齒為骨之餘”,牙齒健康與腎臟的狀態息息相關,《黃帝內經》認為少壯腎氣充盈則齒更髮長,年老腎衰則髮墮齒槁。
在《仁齋直指方.齒論》中提到:“腎衰則齒豁,精盛則齒堅,虛熱則齒動。”
腎陰虧虛,既可導致腎水不榮於齒,亦可引致陰虛火旺,虛火上炎,出現牙齦腫痛、萎縮,牙齒逐漸鬆脫。
常熬夜縱慾易腎陰虧損
證屬腎陰虛的牙宣臨床上比較常見,多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這是由於中醫認為,人過中年則陰津會逐漸虧虛之故。此外,經常熬夜睡眠不足、縱情色慾者,亦容易出現腎陰虧損、虛火上炎的失調。
患者常見症狀包括牙肉微紅腫、牙肉萎縮嚴重、牙根外露、牙齒鬆動、牙齦經常滲血。腎陰虛者流牙血的情況往往在晚間加重,患者甚至可因為在睡覺時牙齦大量滲血而弄污枕頭。
除此之外,患者亦可見頭暈目眩、耳鳴、腰痠、手足心熱、口乾、多夢、盜汗、容易牙肉腫、易生痱滋、舌紅質乾等。
這類患者在治療方面需要補腎滋陰,兼清虛火,常用方藥如知柏地黃丸,當中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有滋補作用,配伍澤瀉、茯苓、牡丹皮、知母、黃柏清瀉虛火。
臨床常用中藥還包括龜板、鱉甲、枸杞子、石斛、玄參等,若流牙血嚴重時還可配伍涼血止血藥如白茅根、藕節等。患者也可配合針灸治療調整體質,常用穴位包括三陰交穴、太溪穴、行間穴、合谷穴等。
補益氣血牙齦恢復濡養
久病體弱,氣血不足,也是其中一個導致牙宣的原因。患者多數都是長期病患者,甚或起居生活已不能自理者,面色蒼白無華、神疲體倦、咀嚼乏力,局部可見牙肉淡白不榮,出血一般不多,牙縫間偶有小量膿血滲出,牙齦因失養而萎縮,牙齒鬆動而自然脫落。
這種由於氣血虧虛、正氣不足的牙周病在治療方面宜補益氣血,使牙齒和牙齦恢復濡養,常用方藥如八珍湯、黨參、熟地黃、當歸、白芍等。
脾胃濕熱——牙周病可能與脾胃濕熱、腎陰虧損、氣血不足有關,患者平日宜減少進食辛辣、煎炸,以及肥膩、過甜的食物。
長者確保睡好覺 少者切勿縱慾
針對臨床上較常見的胃熱和腎陰虛證,在日常防治養生方面宜減少進食辛辣、煎炸、爆炒等刺激食物,以及肥膩、多油、過甜的食物,注意戒煙,以防脾胃積熱。
可多吃五穀類、蔬菜、清潤的水果如梨、蘋果等;多喝清水以保持二便通暢。
作息方面需注意保持充足睡眠,長時間熬夜缺睡可導致陰津虧損,繼而造成陰虛火旺,虛火上炎。
正確刷牙按摩牙齦
年長者要確保有良好睡眠質素,如長期受失眠困擾者應積極醫治。年少者要注意切勿縱慾,具體是指性生活需要有節制,以免損耗腎精。堅持正確刷牙維持口腔衛生,在刷牙時養成按摩牙齦的習慣,以及每天做叩齒運動,有助促進牙齦血液循環,改善牙齦健康。對於無法保留的患牙,則建議拔除。
體質陰虛易見口干
中老年人,尤其是體質屬陰虛者,平時易見口乾,吃熱氣食物容易喉嚨痛、生痱滋口瘡的人,有時會出現牙肉腫脹疼痛,以及牙肉輕微流血的情況,原因多屬於虛火上炎,治療宜養陰清熱。此類人士可飲用生地石斛麥冬瘦肉湯,有助滋陰降火。
生地石斛麥冬瘦肉湯
材料:生地黃20克、淮山30克、石斛12克、麥冬15克、百合12克、陳皮6克、瘦肉適量。
做法:將瘦肉切開、洗淨、汆水;其餘材料洗淨。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煮2小時,調味後即可飲用。
功效:滋陰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