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中醫超越線】皮膚痕癢勿盲目戒口 食物排除法揪致敏禍首

文:利楚兒、《明報》

(香港訊)食物中亦含有組織胺,避免進食組織胺含量高的食物,可否解決皮膚痕癢?而皮膚痕癢是如何引起的?組織胺是其中一種誘發痕癢的化學物質。

Advertisement

營養師萬侃指出,組織胺由人體產生,當免疫系統抵禦入侵物如花粉、霉菌等致敏原時,白血球會釋放組織胺到血液中,從而導致皮膚痕癢等過敏反應。

發酵加工品含高組織胺

皮膚及性病科專科林嘉雯醫生進一步解釋,當皮膚受到刺激時,免疫系統中的肥大細胞啟動保護機制,分泌更多的組織胺到血液,促進炎症反應和修復組織。當組織胺與微血管內皮細胞上的組織胺受體結合,就會產生瘙癢感覺及紅斑,引致皮膚疾病,例如濕疹、蕁麻疹等。

“而組織胺只是痕癢機制中的其中一種物質,其他物質例如IL-31、IL-4及IL-13都可以誘發痕癢。”

ADVERTISEMENT

日常飲食中,不難找到組織胺的蹤影。一般來說,與新鮮食物相比,芝士、乳酪、豉油、泡菜、罐頭等發酵或加工食物含有較高組織胺;此外,鯖魚、吞拿魚、熟成肉類、咖啡、酒都屬於高組織胺食物。

萬侃表示,大多數人可以耐受高組織胺食物,

僅約1%人有組織胺不耐症,

他們由於體內缺乏一種稱為二胺氧化酶

(diamine oxidase,DAO)的消化酶,

使食物中的組織胺在身體積聚無法正常分解,

引起皮疹、蕁麻疹、

呼吸困難、皮膚痕癢等徵狀。

“患上腸胃或肝臟疾病、壓力大、腸道微生物群失衡等,都會增加患組織胺不耐症的風險。”

林嘉雯補充,“組織胺不耐症”首次出現在1980年代醫學文獻中,惟醫學上暫時沒有足夠證據證實此疾病機制及治療方法,一般泛指身體不能正常代謝組織胺,導致進食大量組織胺食物後,出現紅疹、頭痛、肚痛、作嘔等徵狀。

營養師指導攝取份量

皮膚痕癢令人困擾、寢食難安,有人會選擇戒口,希望減輕痕癢問題。林嘉雯直言:“如果沒有明顯的食物引起皮膚痕癢問題,不用盲目戒口。”

萬侃同樣認為,不必盲目戒口,“如有需要,患者可在營養師的指導下接受食物排除法(elimination diet),有助了解哪些食物及攝入量可能引起相關徵狀,不一定需要完全戒斷。”

如懷疑某種類食物引起過敏或食物不耐,至少兩周完全不吃可疑食物。如果徵狀有改善,可逐一將“嫌疑犯”食物重新加入食物中,以了解哪些食物引起徵狀。

相反,排除食物後情況未有好轉,則表示這類食物不是最可疑的致敏禍首。若證實某食物引起過敏,營養師會調整食物分量,找出引起徵狀的閾值,譬如試驗結果發現吃一片芝士會引致皮膚痕癢,但吃半片沒有問題,那麼病人便毋須完全戒掉芝士。

特別要注意的是,食物排除法應在營養師的監督下執行,切忌胡亂戒口或自行嘗試排除某類食物,以免造成營養不良、體重下降。如果發現進食某類食物後出現皮膚痕癢、出疹等徵狀,有可能是對食物敏感或食物不耐症,應及早求醫。

胡亂戒口致營養不良

雖然健康人士能代謝食物中的組織胺,但亦不能放肆地吃。萬侃提醒,加工及醃製食品不但含有較高組織胺,而且鹽分偏高,攝入過量鈉會增加高血壓風險,增加腎臟負擔,日常應注意鈉攝取量(建議每日少於2000毫克鈉,即少於一平茶匙鹽)。

皮膚痕癢令人按捺不住出手抓癢,但總是越抓越癢。林嘉雯解釋,抓癢會刺激皮膚,令本來敏感的免疫系統更加活躍,痕癢感更加強烈,抓得更加厲害,形成惡性循環。

濕毛巾冷敷5分鐘止癢

“痛感及凍感會使腦部產生痕癢感的神經變得較不活躍,所以拍打和冷敷都能暫時止癢;但拍打或造成傷害,因此不建議,可用毛巾包着冰粒或用冰涼濕毛巾敷癢處約5分鐘來止癢。”

抗組織胺藥物能改善過敏的不適,飲食上亦可多選擇有天然“抗組織胺”之稱的類黃酮素,蘋果、洋蔥、橄欖油、櫻桃、黑莓、蔓越莓都是類黃酮素的豐富來源。

萬侃表示,類黃酮素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的能力,並且有助抑制組織胺釋放,紓緩皮膚痕癢等過敏徵狀。當然,別以為吃一個蘋果、幾粒櫻桃就能馬上止痕,最重要是飲食要多樣化及均衡,喝足夠的水及充足的睡眠去保持皮膚健康。

皮膚及性病科林嘉雯醫生

營養師萬侃

中醫師潘咨遐

風濕熱入侵皮膚癢

少吃生冷肥膩甜食

風邪入侵,皮膚首當其衝。

中醫認為,皮膚瘙癢由“風”、“濕”、“熱”所致,屬於中醫“風瘙癢”範疇,可分實證和虛證。

中醫師潘咨遐指出,實證瘙癢通常是因外來風邪引起,例如“風熱”、“風濕”,而風為百病之長,即“風”是主要致病因素,兼雜寒、濕、熱邪而侵襲人體,尤其是季節交替之際。當風邪侵入人體,易使腠理疏泄而開張,而皮膚作為身體對外第一道防線,首當其衝。

由於風性善行數變,風邪所致的瘙癢沒有固定部位,有游走不定的特點。

血虛導致干燥瘙癢

至於虛證瘙癢,多屬血虛生風。血能濡養滋潤全身臟腑組織;血虛不能濡養皮膚,容易導致乾燥瘙癢。女士月經期間流失經血,可能會因血虛而出現皮膚瘙癢。

皮膚瘙癢患者以濕疹、蕁麻疹、玫瑰痤瘡、帶狀皰疹居多。

◆蕁麻疹為紅腫疹塊,發病較急,病情變化快;瘙癢游走不定,不會在同一地方或時間內發作,一般在24小時消退

◆濕疹通常在轉季時病情加重,皮損發紅作癢,還可能有滲出液或結黃痂

◆玫瑰痤瘡主要表現是在鼻或鼻周出現紅斑,伴有丘疹及膿皰

◆帶狀皰疹即俗稱“生蛇”,中醫稱為“蛇串瘡”,初期可能僅有單側局部的麻癢或疼痛,不會出現典型皮疹

春天溫熱潮濕又多風,同時又是肝旺盛的季節,肝旺則易生風。當外在環境濕氣較重,外濕會誘發內濕,影響身體運化水濕的功能,濕氣“內外夾擊”可能導致皮膚瘙癢。

發物上火加重病情

她提醒,肥膩和生冷食物容易傷脾胃,使脾失運化,不能把水濕運化到全身;過量甜食會令脾過於滋潤,同樣使脾運化水濕的能力減弱,導致體內濕氣偏重。

皮膚瘙癢宜少吃生冷、甜食和肥膩食物,以及中醫所謂的“發物”,即容易引起上火、過敏、誘發舊疾、加重病情的食物,例子不能盡錄,主要包括:

◆甲殼類海鮮,如蝦、蟹等

◆鴨、鵝、牛、羊

◆熱性水果,如芒果、榴槤等

◆菇類,如草菇、冬菇、蘑菇等

◆南瓜

◆茄子

◆堅果類,如花生、腰果等

◆糯米

◆酒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